构成虚假诉讼罪的法律后果及刑事责任
虚假诉讼,作为一种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的行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被严格禁止。一旦构成虚假诉讼罪,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及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
虚假诉讼行为人不仅要承担因其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还要承担因妨害民事诉讼秩序而产生的民事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法院可对其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
二、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虚假诉讼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情节轻重可分为不同档次。
三、其他法律后果
除了上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可能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其信用记录等后果。此外,虚假诉讼行为还可能引发其他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伪造证据而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总之,虚假诉讼行为严重扰乱司法秩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行为人除了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可能面临刑事追究。法律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提醒广大群众要遵守法律,诚信诉讼,共同维护良好的法治环境。相关法条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