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合同情况下如何认定承揽关系
承揽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签订书面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定承揽关系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认定承揽关系。
一、承揽关系的法律定义
承揽关系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双方存在上述行为,并符合承揽关系的法律特征,即可认定承揽关系的存在。
二、事实承揽关系的认定依据
1. 双方关于承揽事宜的口头约定或电邮、聊天记录;
2. 承揽人实际履行了承揽工作,如提供了服务或交付部分工作成果;
3. 定作人接受了承揽人的工作成果并支付了相应报酬;
4. 双方在实际履行中的行为模式符合承揽关系的商业惯例。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2. 在《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也指出,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虽然没有书面形式,但双方实际履行了承揽工作,并符合承揽合同的特征,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承揽合同成立。
总之,在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认定承揽关系,主要依据双方的实际行为、口头约定和商业惯例等。在涉及此类问题时,当事人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承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