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到过期商品是许多消费者可能遭遇的问题。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明确自己的权益,并了解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以下是相关内容的法律科普。
一、消费者权利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商品无瑕疵的权利。当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包括过期,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赔偿要求
若购买到过期商品,消费者可首先与商家协商,要求退货、换货或要求赔偿。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向商家主张商品价款三倍至十倍的赔偿金额;造成损失的,还可要求商家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三、相关法律依据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2.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购买过期商品后,消费者应积极维权,并明确自己的法律地位。通过与商家协商或法律途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广大消费者购物时留意商品信息,确保自己的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