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指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使用、滥用或者盗用他人的肖像的行为。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
任何未经肖像权人明确同意,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都是侵犯肖像权的表现。无论使用的方式是通过摄影、绘画还是其他方式制作,都需要事先取得肖像权人的同意。否则,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或者发行含有其肖像的制品。”
二、滥用或盗用他人肖像
滥用或盗用他人肖像不仅是对肖像权人的不尊重,更是对其人格权的侵犯。例如,将他人的肖像用于商业广告、恶意丑化或扭曲肖像等行为都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法律对于此类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制裁措施。
三、涉及侵犯肖像权的法律条文列举
以下是关于侵犯肖像权的主要法律条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或者发行含有其肖像的制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也有相应的规定和处罚措施。
总之,保护肖像权是维护个人尊严和权益的重要方面。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受害者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维权,并寻求法律援助。同时,社会应加强对侵犯肖像权行为的监督与惩处力度,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法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