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侵犯肖像权的依据及其法律科普
肖像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受到法律的保护。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涉及对他人肖像的非法使用,造成名誉损害或精神伤害等后果。如何判断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若某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照片,并用于商业广告、宣传等行为,则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
二、使用肖像用于不当目的
即使经过许可使用他人肖像,若使用目的不正当,如丑化、污损或利用肖像进行非法活动,也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三、侵犯肖像权的相关法律条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利用肖像制作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权,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判断侵犯肖像权的关键在于是否经过许可、使用目的是否正当以及是否造成了实际损害。当遇到疑似侵犯肖像权的情况时,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为受害者提供了维护自身肖像权的途径,同时也警示人们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