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像权的定义及重要性
肖像权是公民个人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人对其肖像所享有的制作、使用、许可他人使用、转让等权利。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对肖像权的保护,这体现了对个体尊严和人格的尊重。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擅自公开他人照片等,都是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侵害。
二、侵犯肖像权行为的判断
判断是否构成侵犯肖像权,主要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擅自公开或泄露他人肖像,以及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在实际判断时,还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影响范围等因素。
三、侵犯肖像权行为的处理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受害者可以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处理流程一般如下:
1. 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2. 若协商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保护肖像权是对个人尊严和人格的尊重,遇到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