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继承法中,遗嘱继承是一种重要的继承方式。当父母通过遗嘱来规划其遗产时,是否一定有遗产分配比例,这主要取决于遗嘱的具体内容。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依法立遗嘱处理个人财产。这意味着父母完全有权决定其遗产的分配方式,包括是否设定具体的分配比例。如果遗嘱中明确规定了各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比例,那么这些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然而,如果遗嘱中没有明确规定遗产分配比例,那么遗产的分配就可能按照法定继承规则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各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如与被继承人的关系、劳动能力、生活状况等因素,进行公正的裁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如果遗嘱中的某些内容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而被认定为无效,那么相应的遗产分配可能仍会按照法定继承规则进行。
总之,父母在通过遗嘱进行遗产规划时,可以选择设定具体的遗产分配比例,也可以不设定。如果未设定分配比例,遗产的分配将按照法定继承规则进行。但无论如何,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公序良俗。相关法律依据可详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