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房产的归属权问题,尤其是婚前按揭购买的房产,往往成为离婚时争议的焦点。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前按揭购买的房产其归属权分割原则如下:
一、婚前按揭房产的认定
婚前个人按揭购房,意味着该房产的购买行为发生在婚前,且主要由一方承担还贷责任。这样的房产通常被视为个人财产。但需注意,若婚前购房时双方有共同出资或共同参与还贷行为,可能会影响其归属权的认定。
二、归属权分割原则
在离婚时,婚前按揭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归属购房方。但考虑到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的共同还贷行为以及家庭贡献,法律也提供了公平分割的原则。如双方对房产有共同出资及还贷贡献,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进行权益的公平分割。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民法典》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非另有约定,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关于房产的规定:婚前个人按揭购买的房产,婚后共同还贷的,产权登记在购房方名下的,离婚时该房产归登记方所有。但还贷部分及相应增值部分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应依法分割。
在实际操作中,离婚时房产归属权的分割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夫妻双方的贡献、还贷情况、出资比例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有法律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精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