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离婚后离婚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协议离婚后仍然有可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但前提条件是存在法定情形,如一方存在过错,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情形。当事人如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这些行为,即便已经协议离婚,仍可依法主张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 重婚;
2. 与他人同居;
3. 实施家庭暴力;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 其他重大过错。
这些规定为离婚后提出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中已经约定的内容除外,因此当事人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应谨慎对待其中的赔偿条款。
三、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条件与程序
提起离婚损害赔偿需满足以下条件: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法院管辖范围。程序上,一般应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在诉讼过程中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将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若支持无过错方的请求,将判决赔偿。
结论:协议离婚后,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当事人仍然可以提出离婚损害赔偿。但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