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亲戚们围在中间吵着分房子
手捧着一沓文件不知如何处理
突然发现遗嘱里写了自己的名字却不知如何下手
遇到这些场景怎么办?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个带着使命感的身份——遗产管理人
好的遗产管理人就像一个家庭财产的小管家
既要够专业,又要像自家人一样贴心
民法典的温暖规定
民法典贴心地用12个条款给遗产管理人画好了工作地图
尤其是第1147条这个“导航仪”
专门告诉我们该怎么正确领路
重点来了(敲黑板)
遗产管理人要做的四件事:
一、摸清底细
把家里几个花瓶、银行卡里剩多少钱、股票账户密码都做个大摸底
还要列好清单交给所有继承人
(杭州有个法官去年讲过个真案子:有位老先生把茶具单独留给小孙子,结果遗产管理人忘了登记,最后差点让青花瓷茶壶被当成普通日用品卖掉)
二、紧急避险
赶紧把容易坏的鲜货处理掉
该冷冻的冷冻
该折现的折现
三、当好财务大臣
既要收别人欠咱们的钱
也要主动联系该还钱的人
(举个真实判决案例:北京朝阳区法院去年审的案子,因为管理人没及时通知债权人,结果继承人不得不拿自己存款还了8万债务)
四、分果果要公平
按遗嘱或者法律规矩
该切片的分片
该榨汁的榨汁
连西瓜籽都要算清楚
手把手生存指南
遇到这三种常见情况该怎么做:
情景1:发现老房子还有30万贷款没还?
立刻通知银行
先从遗产里划出这部分钱
剩下的再分配
情景2:表叔突然拿着20年前的欠条上门?
带着欠条和继承人们开会
用遗产优先还债
但要注意诉讼时效
情景3:遗产里有个快过期的美容卡?
赶紧联系商家协商折现
实在不行就在失效前转给愿意接收的继承人
避坑三板斧
①所有操作必须书面留痕
②每次动作都要有两位见证人
③拿不准就去当地公证处挂号咨询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当遗产管理人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活
既要用心
也要守得住规矩
如果实在扛不住压力
记得到法院找专业人员支援
法律既能约束人
也会保护好善意履职的你
下次遇到亲戚朋友面临这种难题
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那个需要的人
遗产处理就像拆毛线团
耐心照着规矩来
总能理出个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