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职场人和创业者都可能会踩坑的话题——签了保密协议,万一真违约了,到底要赔多少钱?
()
是不是有时候觉得,保密协议上写的“违约金几十万”就像一柄悬在头上的剑?但现实中,真的只要违约了就必须全额赔吗?偷偷告诉你:不一定!
()
一、法律怎么说?先理清规则!
关于保密协议违约金的依据,主要看两条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
员工违反保密义务,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违约金金额可以事先约定,但必须“合理”。
2. 《民法典》第585条
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调整。
简单说:不是协议写多少就一定能赔多少!
()
二、违约金到底赔多少?看这两个关键点!
()
关键点1:约定的违约金合理吗?
举个例子:
如果公司约定的违约金是“员工年薪的10倍”,法院可能认为不合理,大概率会调低。
但如果违约导致公司实际损失了100万,即使协议只写了赔50万,法院也可能支持按实际损失赔。
关键点2:有没有证据证明损失?
公司想让员工赔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实际损失有多大。比如客户流失的数据、研发成本增加的账单等。
()
三、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
案例1:程序员跳槽泄露代码,被判赔10万
小王和前公司签了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50万。结果他跳槽后用了前公司的代码,导致前公司损失20万。法院最终判决小王赔10万,理由是:违约金远超过实际损失,调整为实际损失的一半。
案例2:合作方泄密,按协议赔30万
某科技公司和外包团队签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30万。外包团队泄露技术方案后,法院直接支持了30万赔偿,因为公司提供了研发投入300万的证据,30万只是10%的损失,属于合理范围。
()
四、遇到天价违约金,怎么办?
()
第一步:冷静,别慌!
先看协议里写的是“违约金”还是“损失赔偿”。如果是“违约金”,法律允许你请求法院调低金额。
第二步:保留证据
证明你没有故意泄密(比如聊天记录、工作文件)。
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要求对方拿出实际损失的证据。
第三步:协商或起诉
协商时可以说:“法律支持调整违约金,不如我们按实际损失谈?”
若协商不成,直接起诉,法院会综合考虑协议约定和实际情况判赔。
()
五、签保密协议前,记住3句话!
()
1. “数字别乱填”
如果你是员工,看到高额违约金可以和公司协商降低;如果你是老板,别写太夸张,否则法院可能不认。
2. “损失证据要留好”
公司平时就要保存技术研发、客户维护的成本记录,万一出事能快速证明损失。
3. “专业问题问专业的人”
遇到纠纷,别百度自救!赶紧找律师分析协议条款和证据,早咨询少吃亏。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保密协议的“雷区”!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