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被带货主播误导购买商品,有哪些法律手段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0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当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网红翻车”产品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通过四大法律锦囊,包括七天无理由退货、证据收集、多渠道投诉及诉讼维权,帮助消费者有效应对虚假宣传和劣质商品问题。

小云最近刷到一个吐槽视频

博主愤怒展示刚收到的快递——号称“网红同款”的羽绒服

镜头一翻转

衣服薄得像保鲜膜

“说好的冬天穿去哈尔滨呢?这厚度在江南都扛不住啊!”

这句弹幕引发满屏哈哈哈的同时

小云发现评论区还有更多相似经历…

别急着认栽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

当遇上“网红翻车”产品

法律早就备好了四个锦囊

第一招:【后悔权魔法】

掏钱后发现实物和直播完全不符

可以直接掏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5条

记住这个魔法口诀——

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

注意:

生鲜/定制/拆封后影响二次销售的商品除外

运费通常需买家承担(但若商家承诺包邮需遵守)

真实案例:

2023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某主播团队

因在直播中模糊处理水果尺寸

被判配合两千余名消费者完成退货

第二招:【照妖镜证据收集术】

要维权必须提前准备这些“法器”:

①完整直播录像(尤其是产品展示片段)

②下单时的商品详情页截图

③与客服的沟通记录

④到货商品的实拍视频

操作秘诀:

收货时全程录制开箱视频

从快递单号到商品细节一气呵成

第三招:【三位一体投诉阵】

第一式 → 找平台管家

所有电商平台都有投诉入口

提供证据要求启动“先行赔付”

第二式 → 召唤12315

全国消协热线/微信小程序

上传材料时记得备注“直播虚假宣传

第三式 → 祭出《广告法》符咒

遇到夸张宣传直接引用: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广告

造成损害的,广告代言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广告法56条)

经典战例:

某百万粉丝主播宣称染发剂“纯植物无害”

被查出含致癌物后

法院依据广告法判决主播与厂商共同赔偿

第四招:【银弹诉讼炮】

如果损失超过500元

保存好购物凭证与鉴定报告

直接向收货地法院提起诉讼

法条套餐推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条+《民诉法》23条

组合使用可获得

“退一赔三”(500元保底赔偿)

小云的温馨提醒:

维权时要注意四大细节

1.七日无理由从签收次日计算

2.直播回放有时效快去存档

3.平台调解失败要在45天内升级投诉

4.索赔诉讼时效是三年

现在遇到“滤镜产品”不用委屈啦

法律赋予消费者的不只是铠甲

更是能斩断套路的利剑呢

遇到类似困扰的朋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

小云会挑选典型问题详细解答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消费者被带货主播误导购买商品,有哪些法律手段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0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当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网红翻车”产品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通过四大法律锦囊,包括七天无理由退货、证据收集、多渠道投诉及诉讼维权,帮助消费者有效应对虚假宣传和劣质商品问题。

小云最近刷到一个吐槽视频

博主愤怒展示刚收到的快递——号称“网红同款”的羽绒服

镜头一翻转

衣服薄得像保鲜膜

“说好的冬天穿去哈尔滨呢?这厚度在江南都扛不住啊!”

这句弹幕引发满屏哈哈哈的同时

小云发现评论区还有更多相似经历…

别急着认栽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

当遇上“网红翻车”产品

法律早就备好了四个锦囊

第一招:【后悔权魔法】

掏钱后发现实物和直播完全不符

可以直接掏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5条

记住这个魔法口诀——

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

注意:

生鲜/定制/拆封后影响二次销售的商品除外

运费通常需买家承担(但若商家承诺包邮需遵守)

真实案例:

2023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某主播团队

因在直播中模糊处理水果尺寸

被判配合两千余名消费者完成退货

第二招:【照妖镜证据收集术】

要维权必须提前准备这些“法器”:

①完整直播录像(尤其是产品展示片段)

②下单时的商品详情页截图

③与客服的沟通记录

④到货商品的实拍视频

操作秘诀:

收货时全程录制开箱视频

从快递单号到商品细节一气呵成

第三招:【三位一体投诉阵】

第一式 → 找平台管家

所有电商平台都有投诉入口

提供证据要求启动“先行赔付”

第二式 → 召唤12315

全国消协热线/微信小程序

上传材料时记得备注“直播虚假宣传

第三式 → 祭出《广告法》符咒

遇到夸张宣传直接引用: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广告

造成损害的,广告代言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广告法56条)

经典战例:

某百万粉丝主播宣称染发剂“纯植物无害”

被查出含致癌物后

法院依据广告法判决主播与厂商共同赔偿

第四招:【银弹诉讼炮】

如果损失超过500元

保存好购物凭证与鉴定报告

直接向收货地法院提起诉讼

法条套餐推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条+《民诉法》23条

组合使用可获得

“退一赔三”(500元保底赔偿)

小云的温馨提醒:

维权时要注意四大细节

1.七日无理由从签收次日计算

2.直播回放有时效快去存档

3.平台调解失败要在45天内升级投诉

4.索赔诉讼时效是三年

现在遇到“滤镜产品”不用委屈啦

法律赋予消费者的不只是铠甲

更是能斩断套路的利剑呢

遇到类似困扰的朋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

小云会挑选典型问题详细解答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综合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