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过期”的正义?
——持续侵权的诉讼时效指南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邻居家装修漏水泡坏了你家墙壁,但对方嘴上答应修,结果拖了好几年也没动静;
小区物业长期占用公共区域堆放垃圾,你去理论了无数次,对方依然置之不理……
这种“一天天地拖着不解决”的问题,往往让人又气又无奈。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拖着拖着,你可能连维权的机会都拖没了!
今天,法小云就带你搞懂关于“持续侵权”的核心问题——
“一直没解决的侵权行为,诉讼时效到底怎么算?”
法律规定长这样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九十条规定:
1. 一般诉讼时效是3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2. 但存在例外情况——持续侵权!
重点来了!
如果侵权行为是连续发生的(比如每天深夜发出噪音、长期占用公共车位等),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侵权第一天开始计算,而是从侵权行为彻底结束的那一天开始算3年!
现实中的例子
案例1:
张阿姨楼上住户从2018年开始每天深夜跳绳,多次沟通无果。直到2023年对方搬走,侵权行为停止。
法律解读:
张阿姨在2023年侵权行为结束后3年内(即2026年前)都可以起诉索赔。
案例2:
王先生楼上的噪音在2020年停了半年,后来又重新开始吵闹。
法律解读:
之前的半年“安静期”可能被认定为侵权行为终止,王先生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在这半年后的3年内没有起诉,可能丧失对前期噪音的索赔权。
遇到持续侵权怎么办?
第一步:固定证据
用手机拍摄视频、保存聊天记录、找物业/邻居作证,证明两点:
侵权行为确实存在(例如每天拍摄噪音分贝)
侵权行为具有连续性(例如连续30天的重点时间记录)
第二步:算准时间节点
若侵权行为仍在继续→3年时效尚未开始计算
若侵权行为已经停止→立即查看是否超过止损期
第三步:及时出手维权
推荐组合拳:
1. 先通过居委会/调解委员会协商
2. 同时向主管部门投诉(比如环保局管噪音、城管管违建)
3. 若6个月内未解决,立即启动诉讼程序
法小云特别提醒
1. 不要因为对方口头承诺就放松警惕,每次协商都要书面记录
2. 涉及身体伤害(如长期排放有毒气体)要及时就医并保存病历
3. 即便超过3年时效,只要你能证明期间一直积极维权(比如每月都有投诉记录),法院仍可能受理
正义不会缺席,但可能“迟到”——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让它因为疏忽而“迟到”。
遇到长期侵权别犹豫,记住这三字诀:
留证据、盯节点、快行动!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欢迎把文章转发给正在烦恼的朋友~ 法律保护每一个较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