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他人歌曲侵犯了歌曲作者哪些权利?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203人阅读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音乐抄袭背后的法律问题,介绍《著作权法》对音乐作品的保护,分析抄袭行为对原作者权利的侵害,并通过真实案例展示音乐维权的实际操作步骤,帮助创作者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作品。

今天法小云刷短视频时随手点开一首热门歌曲,突然觉得旋律特别耳熟,一看评论区果然有人留言:“这不是抄了XX歌吗?”

这种场景咱们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吗?你随手转发的一句“这歌是抄的”背后,可是实实在在的法律问题哟。

被抄袭的原作者们

手里到底握有哪些王牌?

咱们不绕弯子直接说结论:抄袭一首歌,就像同时打碎了别人家的八块玻璃——这里每一块“玻璃”都对应着法律白纸黑字保护的权利。

法律小课堂丨音乐创作的隐形盔甲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音乐作品自诞生那一刻起就自动获得保护,不用登记也不用贴标签。抄袭行为最直接伤害的是这四块“玻璃”:

① 发表权:

“我的歌我想在哪发就在哪发”,结果抄袭者直接偷走旋律抢先发歌,就像提前拆了别人还没拆封的快递。

② 署名权:

明明是咱们熬夜写的歌,一听抄袭版居然写着别人的名字,这种憋屈就像亲手做的蛋糕被贴上别人的名牌。

③ 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哪怕只抄了副歌再拼接其他段落,也像把人家画的油画剪碎重拼——改得再好看也犯法。

别以为没赚到钱就不算抄袭

《著作权法》第十条还藏着四个大招:

复制权:盗用曲谱或录音都算“复印式犯罪”

• 改编权:给原曲加个变奏也需原作者点头

• 表演权:网红翻唱抄袭版照样违法

• 信息网络传播权:短视频平台也不是避风港

前阵子某网红翻唱《早安隆回》被告,就是栽在“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两个坑里,哪怕她没靠这首歌赚过一分钱。

三次元案例大放送

▶ 李荣浩《小眼睛》事件:

被质疑抄袭日本歌曲,最终虽未被认定侵权,但网友扒出的16小节相似旋律恰好触及“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司法判定标准。

▶ 民谣歌手花粥:

《妈妈要我出嫁》直接搬运苏联歌词被下架,这类“汉化式抄袭”属于典型的侵犯翻译权。

▶ 汪苏泷起诉案:

竞争对手照搬《有点甜》旋律制作手机铃声,法院判赔时特别指出——商业场景中使用侵权作品会加重赔偿金额。

假如你是被抄的苦主

请收好这份作战指南

Step 1:开启侦探模式

先把两首歌相似度最高的816小节单独标注(法律上的“实质性相似”关键段)

记得用录音公证或时间戳存证,现在有些小程序也能自助取证

Step 2:温柔刀阶段

通过音乐平台投诉入口提交证据链

短视频平台则可用“侵权举报”功能(多数平台24小时内会下架)

Step 3:律师警告函

别自己出面撕逼!让律师发函要求:

• 全网下架侵权作品

• 公开道歉声明

• 按违法所得3倍索赔

终极武器:

直接拿着著作权登记证书(后补也行!)到法院申请“诉前禁令”,能让侵权作品瞬间全网消失。

下次再听到身边有人说“我就抄个旋律怎么了”,不妨把这篇转给他看——创作不易,护住饭碗的同时,也请别砸了别人的锅呀。

有更多音乐维权困扰?

欢迎在评论区@法小云提问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抄袭他人歌曲侵犯了歌曲作者哪些权利?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203人阅读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音乐抄袭背后的法律问题,介绍《著作权法》对音乐作品的保护,分析抄袭行为对原作者权利的侵害,并通过真实案例展示音乐维权的实际操作步骤,帮助创作者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作品。

今天法小云刷短视频时随手点开一首热门歌曲,突然觉得旋律特别耳熟,一看评论区果然有人留言:“这不是抄了XX歌吗?”

这种场景咱们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吗?你随手转发的一句“这歌是抄的”背后,可是实实在在的法律问题哟。

被抄袭的原作者们

手里到底握有哪些王牌?

咱们不绕弯子直接说结论:抄袭一首歌,就像同时打碎了别人家的八块玻璃——这里每一块“玻璃”都对应着法律白纸黑字保护的权利。

法律小课堂丨音乐创作的隐形盔甲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音乐作品自诞生那一刻起就自动获得保护,不用登记也不用贴标签。抄袭行为最直接伤害的是这四块“玻璃”:

① 发表权:

“我的歌我想在哪发就在哪发”,结果抄袭者直接偷走旋律抢先发歌,就像提前拆了别人还没拆封的快递。

② 署名权:

明明是咱们熬夜写的歌,一听抄袭版居然写着别人的名字,这种憋屈就像亲手做的蛋糕被贴上别人的名牌。

③ 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哪怕只抄了副歌再拼接其他段落,也像把人家画的油画剪碎重拼——改得再好看也犯法。

别以为没赚到钱就不算抄袭

《著作权法》第十条还藏着四个大招:

复制权:盗用曲谱或录音都算“复印式犯罪”

• 改编权:给原曲加个变奏也需原作者点头

• 表演权:网红翻唱抄袭版照样违法

• 信息网络传播权:短视频平台也不是避风港

前阵子某网红翻唱《早安隆回》被告,就是栽在“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两个坑里,哪怕她没靠这首歌赚过一分钱。

三次元案例大放送

▶ 李荣浩《小眼睛》事件:

被质疑抄袭日本歌曲,最终虽未被认定侵权,但网友扒出的16小节相似旋律恰好触及“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司法判定标准。

▶ 民谣歌手花粥:

《妈妈要我出嫁》直接搬运苏联歌词被下架,这类“汉化式抄袭”属于典型的侵犯翻译权。

▶ 汪苏泷起诉案:

竞争对手照搬《有点甜》旋律制作手机铃声,法院判赔时特别指出——商业场景中使用侵权作品会加重赔偿金额。

假如你是被抄的苦主

请收好这份作战指南

Step 1:开启侦探模式

先把两首歌相似度最高的816小节单独标注(法律上的“实质性相似”关键段)

记得用录音公证或时间戳存证,现在有些小程序也能自助取证

Step 2:温柔刀阶段

通过音乐平台投诉入口提交证据链

短视频平台则可用“侵权举报”功能(多数平台24小时内会下架)

Step 3:律师警告函

别自己出面撕逼!让律师发函要求:

• 全网下架侵权作品

• 公开道歉声明

• 按违法所得3倍索赔

终极武器:

直接拿着著作权登记证书(后补也行!)到法院申请“诉前禁令”,能让侵权作品瞬间全网消失。

下次再听到身边有人说“我就抄个旋律怎么了”,不妨把这篇转给他看——创作不易,护住饭碗的同时,也请别砸了别人的锅呀。

有更多音乐维权困扰?

欢迎在评论区@法小云提问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知识产权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