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心翼翼地把一叠诉讼离婚材料交到法院窗口
工作人员收下后轻飘飘留下一句:“回去等通知吧”
——然后呢?你的手机就像突然坏了一样寂静无声
这时候你可能会举着手机发呆:
“材料是不是被风吹跑了?”
“法院到底看没看到我的离婚申请?”
“这场等待要持续到天荒地老吗?”
今天法小云就化身指南针
带你找到迷雾中的时间坐标轴
先看明文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的七天内要做出立案决定
也就是说从窗口签收材料那天算起
最多七个工作日你就该收到通知
(遇节假日顺延)
不过实际操作中可能有这些情况:
1. 如果证据明显不足或材料缺失
法院可能让你先补材料再立案
这个补充过程不计算在七天内
2. 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况
立案通知往往会更快送达
(比如双方都同意离婚且无争议)
举个真实案例
杭州的小王在2021年3月8日递交材料
第三天就收到法院短信通知已立案
原因是她提前准备好了完整的财产清单和子女抚养方案
而南京的老李去年8月提交申请后
足足等了十天才接到通知
后来发现是结婚证复印件模糊需要重新提交
如果你遇到了以下三种状况
可以主动出击:
【情景一】提交材料超过十天毫无音讯
→ 工作日早上9点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
按照语音提示查询案件进展
(记得准备好身份证号码和提交日期)
【情景二】只收到立案短信但无具体通知
→ 登录对应法院的司法公开网
输入案件查询码就能看到详细进展流程
【情景三】被通知补充材料后再次陷入等待
→ 建议亲自将补充材料送到法院窗口
要求工作人员当场审核确认
记得保存好带有日期的回执单
这里有个律师朋友悄悄告诉我
不同月份提交可能会影响进度
比如春节前后法院收案量剧增
这时候立案速度就会明显放缓
还有个特别提醒要说三遍:
留下正确联系方式!
留下正确联系方式!
留下正确联系方式!
(曾有当事人留错电话号码白等三个月)
其实法律早就为我们准备好计时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规定
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必须审结
简易程序三个月见分晓
下次再看着毫无动静的手机时
不妨在日历上标注这三个关键节点:
7天(立案期限)
30天(调解期限)
90/180天(审理期限)
当生活陷入迷雾时
记住法律始终为你亮着刻度清晰的明灯
希望这篇指南能帮你把未知的等待
变成心中有底的坦然
法小云会一直在这里
做你最可靠的情绪稳定器兼法律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