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否应该帮助儿子偿还他的债务?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59人阅读
导读: 本文探讨了父母是否应该卖掉房子替成年子女还债的问题,分析了法律上父母为子女还债的义务,并提供了应对催债骚扰的实用指南。通过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文解读,帮助父母在面对债务危机时做出明智决策。

父母是否应该卖掉房子替儿子还债?

——被催债电话轰炸的家长,到底有没有“义务”掏钱?

凌晨三点接到陌生电话,张口就是要儿子还钱……

辛苦攒的养老钱全填了儿子的“窟窿”,最后还被起诉?

今天法小云就来聊聊:父母替成年子女还债,究竟是亲情选择还是法律义务

一、儿子欠钱不还,爸妈会被连累吗?

先上结论:法律不强制父母替成年子女还债!

根据《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说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要自行承担债务责任(见《民法典》第十三条、第十八条)。

举个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法院曾判决一起案件——28岁的李四向网贷平台借款50万后失踪,平台起诉其父母要求还钱,法院最终驳回诉求。法官解释:“除非父母自愿担保或继承遗产,否则没有替子女还债的义务。”

唯一的例外情况:

若父母在借款合同上作为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签字(比如帮子女贷款买房时的连带担保),才会被法律要求承担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为什么总有人骚扰父母要钱?

实际上,很多催收公司会利用“信息轰炸”和“亲情压力”逼父母妥协:

• 伪造律师函、起诉书吓唬老人

• 24小时用不同号码拨打父母电话

• 声称“不还钱就让子女坐牢”

法律提醒:

遇到威胁、侮辱或频繁骚扰时,可以直接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多次发送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最高可处10日拘留。

三、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给父母的五个自救指南

第一步:核实真实债务

要求对方提供纸质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原件(复印件可能造假),确认是否真是子女亲自借款。

第二步:绝对不要随便签字!

很多催收会哄骗父母签《还款承诺书》,一旦签字就可能变成法律认可的新欠款。

第三步:协商“分期”争取缓冲

如果确实想帮孩子,可以和债权人协商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期(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部分无效,见《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第四步:收集骚扰证据

录音电话内容,保存短信截图,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违规催收。

第五步:必要时主动起诉

如果发现高额利息超出法定标准(比如借款10万要还30万),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判定违法部分无效。

四、法小云暖心总结

法律说:父母的手足无措不是软肋

子女成年后的债务就像他们自己摔碎的玻璃杯——你可以选择帮忙打扫,但法律绝不会强迫你伸手捡碎片。

现实说:帮助不等于纵容

如果真的决定替孩子还债,建议在家庭内部签订书面协议(比如约定用未来继承的财产抵扣),避免形成“借债—家长兜底”的恶性循环。

最后提醒所有父母:

被催债电话威胁时,请记住您有权挂断电话,有权拒绝陌生人的索取,更有权在法律保护下安心生活。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父母是否应该帮助儿子偿还他的债务?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59人阅读
导读: 本文探讨了父母是否应该卖掉房子替成年子女还债的问题,分析了法律上父母为子女还债的义务,并提供了应对催债骚扰的实用指南。通过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文解读,帮助父母在面对债务危机时做出明智决策。

父母是否应该卖掉房子替儿子还债?

——被催债电话轰炸的家长,到底有没有“义务”掏钱?

凌晨三点接到陌生电话,张口就是要儿子还钱……

辛苦攒的养老钱全填了儿子的“窟窿”,最后还被起诉?

今天法小云就来聊聊:父母替成年子女还债,究竟是亲情选择还是法律义务

一、儿子欠钱不还,爸妈会被连累吗?

先上结论:法律不强制父母替成年子女还债!

根据《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说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要自行承担债务责任(见《民法典》第十三条、第十八条)。

举个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法院曾判决一起案件——28岁的李四向网贷平台借款50万后失踪,平台起诉其父母要求还钱,法院最终驳回诉求。法官解释:“除非父母自愿担保或继承遗产,否则没有替子女还债的义务。”

唯一的例外情况:

若父母在借款合同上作为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签字(比如帮子女贷款买房时的连带担保),才会被法律要求承担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为什么总有人骚扰父母要钱?

实际上,很多催收公司会利用“信息轰炸”和“亲情压力”逼父母妥协:

• 伪造律师函、起诉书吓唬老人

• 24小时用不同号码拨打父母电话

• 声称“不还钱就让子女坐牢”

法律提醒:

遇到威胁、侮辱或频繁骚扰时,可以直接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多次发送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最高可处10日拘留。

三、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给父母的五个自救指南

第一步:核实真实债务

要求对方提供纸质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原件(复印件可能造假),确认是否真是子女亲自借款。

第二步:绝对不要随便签字!

很多催收会哄骗父母签《还款承诺书》,一旦签字就可能变成法律认可的新欠款。

第三步:协商“分期”争取缓冲

如果确实想帮孩子,可以和债权人协商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期(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部分无效,见《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第四步:收集骚扰证据

录音电话内容,保存短信截图,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违规催收。

第五步:必要时主动起诉

如果发现高额利息超出法定标准(比如借款10万要还30万),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判定违法部分无效。

四、法小云暖心总结

法律说:父母的手足无措不是软肋

子女成年后的债务就像他们自己摔碎的玻璃杯——你可以选择帮忙打扫,但法律绝不会强迫你伸手捡碎片。

现实说:帮助不等于纵容

如果真的决定替孩子还债,建议在家庭内部签订书面协议(比如约定用未来继承的财产抵扣),避免形成“借债—家长兜底”的恶性循环。

最后提醒所有父母:

被催债电话威胁时,请记住您有权挂断电话,有权拒绝陌生人的索取,更有权在法律保护下安心生活。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婚姻家庭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