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伙伴法小云~
今天要聊的话题看似离生活很远,其实可能就藏在某个快递单据里、某个朋友圈广告中——如果有人悄悄跟你说“帮你弄张增值税发票,能抵好几万税”,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了,这可是实打实的犯罪雷区!
▲ 先看真实案例:
2021年广东某案件中,李先生把自家公司的空壳增值税专用发票“共享”给朋友公司虚抵税款,开票金额累计230万元,最终因「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被判刑4年——用朋友的话说:“这简直比高利贷还贵啊!”
▲ 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七条,只要干完这三件事就算“既遂”:
1️⃣ 非法拿到真发票(无论偷、抢还是骗来的)
2️⃣ 确定出售对象(哪怕只是发过微信“我有发票”)
3️⃣ 完成金钱/利益交易(收现金、转账都算)
重点来了!不管发票最后有没有被拿去骗税,只要你卖出去就构成犯罪!
▲ 判多少年?普通人怎么算?
量刑标准就像“滑滑梯”——卖得越多,刑期越长:
▍1张发票或5万元以下:三年以下
(例如某公司员工偷卖发票4张获利3万,判1年)
▍520张或25万以下:三年到十年
(前述李先生卖票累计230万就是在这一档)
▍20张以上或过百万:直奔十年起步
注意:这里的钱数按发票票面金额算,比如面值10万的发票,哪怕只卖了1万元,法官还是按10万算!
▲ 遇到这类危险信号怎么办?
真实场景实操指南:
❶ 朋友聚会吹牛说能弄到票:“兄弟,这票我帮你搞,手续费打八折!”
——立刻摆手:“别别别,我胆小怕坐牢!”
❷ 离职前老板暗示“带走公司专用发票做私活补贴收入”
——拍照保留证据,联系当地税务稽查部门或12366举报
❸ 莫名收到“代开增值税票”的短信
——保存短信记录,通过12110短信报警平台提交证据链
最后小云碎碎念:
发票犯罪查得越来越严啦!2023年刚启用的“全电发票”能自动追踪每张票的流转路径,说句大实话——敢卖票的人都是“当代掩耳盗铃冠军”。
下期想听什么法律冷知识?可以在评论区和小云唠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