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搞不清这个区别,出事故可能要担大责!
早上骑车上班时
你有没有对着满大街的滴滴乱叫的电动车犯迷糊?
明明看着像自行车
怎么有的挂着黄牌有的挂着绿牌?
今天就让我法小云带大家弄明白
这个直接关系到事故责任划分的重要知识点!
一、法律怎么定规矩?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区别在于
是否装有"动力装置驱动
举个栗子:
烧汽油的摩托车、小汽车不用多说
而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
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
有些超标的电动车也算机动车!
二、关键就看这三个数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1条规定
同时符合这三个标准的电动车才属于非机动车:
√ 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小时
√ 整车重量不超过55公斤
√ 电动机功率不超过400瓦
要是你买的电动车能飚到40码
那它本质上已经是轻便摩托车了
上路就得按机动车规矩来!
三、血的教训要记住
2021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
小王开着网购的"超标电动车"撞了人
经检测车辆时速达35km、重量68公斤
法院按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
原本只需承担50%责任
最后因属于无证驾驶机动车
责任比例直接提到70%
四、自查三招保平安
1.查看购车合格证
找到"车辆类型"一栏
认准"电动自行车"字样
2.看车上有没有脚蹬
正规非机动车必须保留脚踏骑行功能
3.看最高车速
正规产品时速表会标注25km/小时上限
重要提醒:
买电动车时记得索要发票
不要贪便宜买三无产品
这类车辆多半超标!
五、遇事怎么办?
万一发生事故被对方质疑车辆属性
立即做以下三件事:
1.拨打122报警
由交警部门做专业鉴定
2.保留购车凭证
能证明当时购买的是合规车型
3.联系商家取证
很多纠纷最终都追溯到销售环节
最后法小云悄悄说
最近交警正在严查超标电动车
赶紧回家看看自己的坐骑
别让代步工具变定时炸弹哦!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分清楚车辆性质
既是对他人负责
更是对自己钱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