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和你们一起学法律的小伙伴法小云!今天我们要唠一个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和每个做生意的小伙伴都密切相关的话题——企业所得税。
你有没有想过,自家楼下奶茶店一年赚那么多钱,老板真的能全揣兜里吗?又或是刷到新闻里某明星的公司被追缴税款几百万,背后到底触犯了哪条规矩?今天这篇“白话说明书”带你三分钟搞懂企业所得税法的基础重点!
先认法条:《企业所得税法》
我们讨论的所有规则都来自这部法律(2008年施行,2018年修订),它就像国家给企业赚钱这件事定下的“分账规则”,核心就一句话:合法经营赚的钱,国家要按比例参与分配,这笔钱就是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在管哪些事?
法小云给大家划重点啦↓
1. 谁要交税?——“纳税人画像”
·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在国内的企业(比如你家门口的火锅连锁店)
· 非居民企业:在国外成立且实际管理不在国内,但在中国赚钱的企业(比如某国外游戏公司给国内提供在线服务)
2. 税率划档——赚得多交得多?
· 基本税率25% :大部分企业的“默认设置”
· 优惠税率20%或15%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国家鼓励的产业享折扣!)
· 特殊税率10% :比如非居民企业的某些特定收入
3. “赚到钱”怎么算?——不是收入全交税!
· 关键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各项扣除 允许弥补的亏损
· 举个例子:奶茶店年收入500万,减去奶茶原料成本200万、员工工资50万、店面租金30万……最后剩下的才是要交税的“利润”
4. 国家给的红包——税收优惠
· 免税:比如农林牧渔的部分项目
· 减半征收:比如年利润100万以内的小微企业
· 加计扣除:比如科技公司搞研发,投入的100万能按175%来抵税
5. 交税要守的规矩
· 按月或按季“预缴”,年度结束五个月内“多退少补”
· 必须保存账本凭证至少十年(税务局查账可不是闹着玩的)
案例故事会
案例1:某科技公司虚报研发费用600万元,被税务局稽查后发现:实际研发中100万元属于员工日常外出吃饭、买咖啡的消费,不能算研发费用。最终补税+罚款共计275万元。
_法小云提醒_ :税收优惠虽好,可别自己“加戏”虚构成本哦!
案例2:某小微企业在2021年利润90万元,适用减半征收政策,实际缴税仅4.5万元(90万×25%×20%)。
_法小云敲黑板_ :利润300万以内的小微企业,快去查查你能省多少!
如果遇到问题,你可以这么做
Step1:用好“减负神器”
· 登陆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搜索“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录”
· 直接拨打12366税务热线:“我的公司类型是XXX,现在利润是XXX,能享受哪些优惠?”
Step2:避开常见坑
· 不要把老板家的车费、宠物美容费都算进公司成本
· 交易合同、进货发票至少保存五年(建议扫描电子存档)
Step3:补救措施
· 发现少缴税款:尽快在电子税务局提交“更正申报”(主动补缴通常不加收罚款)
· 对税务处罚有异议:收到处理书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
法小云碎碎念
企业所得税就像一家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合伙协议”,企业出力经营,国家出政策环境,双方按约定分享成果。学会合理利用政策是本事,但可别在违法的边缘试探——毕竟税务局的大数据系统,可比你想象中聪明多啦!
如果有具体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法小云~下次我们来聊聊老板们最头疼的“增值税”,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