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有哪些法律条款涉及?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0人阅读
导读: 本文通过三个真实案例,详细解析商标侵权的法律风险,包括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货及非法制造商标标识的法律后果,并提供侵权纠纷的处理指南,帮助普通人避免卷入商标侵权纠纷。

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

朋友在朋友圈低价卖某大牌「同款」,你犹豫要不要买;

公司想蹭知名品牌热度设计产品包装,又担心被官方找麻烦;

甚至自己用过的高仿商品被查,手写罚单赫然写着「涉嫌商标侵权」……

这类行为真的可能坐牢吗?今天法小云用三个真实场景告诉你答案。

一、卖假货也会把人卖进监狱?

先讲结论:侵权商标可能涉及牢狱之灾!

但别紧张,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会触发刑事处罚。具体分为这三种情况:

1. 开设工厂仿冒商标

举个真实案例:浙江某公司老板张某偷偷加工某国际运动品牌的鞋子,从标签到鞋盒完全照搬,卖了300多万元,最终因「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刑4年(《刑法》第213条)。

2. 明知是假货仍销售

如果小商店老板老李长期贩卖假茅台,金额超25万元,就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法》第214条)。去年上海某烟酒店老板因此被判3年。

3. 帮人造假商标标签

比如印刷厂老板王某接单仿制某奶茶品牌杯贴,数量超10万张,即便自己没卖产品,也会被按「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追责(《刑法》第215条)。

二、如何判断「情节严重」?

法律明确这几种情况容易踩刑事雷区:

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或侵权金额超25万元

假货涉及食品药品等危害健康的产品

两年内因商标侵权被处罚过,再次侵权

造成恶劣影响(如假货引发安全事故

案例速递:武汉某微商团队卖假冒母婴产品,因部分奶粉导致婴幼儿腹泻,即便销售额仅18万元,仍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判刑。

三、遇到侵权纠纷怎么办?

情况1:收到侵权警告函

✅动作指南:

1. 立即下架或停用被投诉商品

2. 核对商品来源(保留进货单、授权书)

3. 主动联系投诉方协商赔偿(态度友好能降赔偿金)

情况2:已被起诉到法院

✅动作指南:

1. 整理证明材料(正品进货渠道、商标使用证据)

2. 委托律师分析是否构成「实质相似」(字体、配色差异可能成为抗辩关键)

3. 若确属侵权,主动赔偿争取和解撤诉

情况3:公安已介入调查

✅救命提醒:

1. 如实说明经营情况,配合查封证据

2. 尽快退赔违法所得

3. 重点争取「犯罪未遂」认定(如假货尚未售出)

四、普通人如何避免中招?

1. 个体户创业:务必提前申请商标注册(登陆商标局官网自助查询)

2. 实体店进货:要求供货方提供商标授权书,注意核对盖章原件

3. 电商卖家:主图避免使用「同款」「原单」等敏感词,详情页删掉大品牌Logo

4. 微商代理:优先销售国货白牌,避开国际大牌仿品

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更是守护你我的铠甲。

如果你正在为商标侵权问题发愁,或许只需一个专业建议就能解除危机。

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实名认证律师在线接单,从紧急应对到风险规避,为你提供「每一步都有法可依」的实操方案。

(文章配图建议:律师低头翻找法律书籍的插画,背景为天平与法槌的简笔线条)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侵犯商标权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有哪些法律条款涉及?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0人阅读
导读: 本文通过三个真实案例,详细解析商标侵权的法律风险,包括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货及非法制造商标标识的法律后果,并提供侵权纠纷的处理指南,帮助普通人避免卷入商标侵权纠纷。

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

朋友在朋友圈低价卖某大牌「同款」,你犹豫要不要买;

公司想蹭知名品牌热度设计产品包装,又担心被官方找麻烦;

甚至自己用过的高仿商品被查,手写罚单赫然写着「涉嫌商标侵权」……

这类行为真的可能坐牢吗?今天法小云用三个真实场景告诉你答案。

一、卖假货也会把人卖进监狱?

先讲结论:侵权商标可能涉及牢狱之灾!

但别紧张,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会触发刑事处罚。具体分为这三种情况:

1. 开设工厂仿冒商标

举个真实案例:浙江某公司老板张某偷偷加工某国际运动品牌的鞋子,从标签到鞋盒完全照搬,卖了300多万元,最终因「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刑4年(《刑法》第213条)。

2. 明知是假货仍销售

如果小商店老板老李长期贩卖假茅台,金额超25万元,就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法》第214条)。去年上海某烟酒店老板因此被判3年。

3. 帮人造假商标标签

比如印刷厂老板王某接单仿制某奶茶品牌杯贴,数量超10万张,即便自己没卖产品,也会被按「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追责(《刑法》第215条)。

二、如何判断「情节严重」?

法律明确这几种情况容易踩刑事雷区:

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或侵权金额超25万元

假货涉及食品药品等危害健康的产品

两年内因商标侵权被处罚过,再次侵权

造成恶劣影响(如假货引发安全事故

案例速递:武汉某微商团队卖假冒母婴产品,因部分奶粉导致婴幼儿腹泻,即便销售额仅18万元,仍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判刑。

三、遇到侵权纠纷怎么办?

情况1:收到侵权警告函

✅动作指南:

1. 立即下架或停用被投诉商品

2. 核对商品来源(保留进货单、授权书)

3. 主动联系投诉方协商赔偿(态度友好能降赔偿金)

情况2:已被起诉到法院

✅动作指南:

1. 整理证明材料(正品进货渠道、商标使用证据)

2. 委托律师分析是否构成「实质相似」(字体、配色差异可能成为抗辩关键)

3. 若确属侵权,主动赔偿争取和解撤诉

情况3:公安已介入调查

✅救命提醒:

1. 如实说明经营情况,配合查封证据

2. 尽快退赔违法所得

3. 重点争取「犯罪未遂」认定(如假货尚未售出)

四、普通人如何避免中招?

1. 个体户创业:务必提前申请商标注册(登陆商标局官网自助查询)

2. 实体店进货:要求供货方提供商标授权书,注意核对盖章原件

3. 电商卖家:主图避免使用「同款」「原单」等敏感词,详情页删掉大品牌Logo

4. 微商代理:优先销售国货白牌,避开国际大牌仿品

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更是守护你我的铠甲。

如果你正在为商标侵权问题发愁,或许只需一个专业建议就能解除危机。

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实名认证律师在线接单,从紧急应对到风险规避,为你提供「每一步都有法可依」的实操方案。

(文章配图建议:律师低头翻找法律书籍的插画,背景为天平与法槌的简笔线条)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知识产权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