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法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接连接到好几位网友提问:"被总公司派去管理分公司,结果在文件上签了字,现在出问题都要找我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公司安排您当分公司负责人时,那个小红印章背后藏着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四条规定,分支机构(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公司)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最终找总公司的责任。但是!公司法第十四条明确写着:"分公司负责人对外代表分支机构从事民事活动"。也就是说,您签字的时候,不仅代表分公司,更可能把自己也放进责任闭环里。
真实案例敲黑板:
浙江某建设分公司签合同时盖了财务章,后来工程烂尾,法院判这位负责人在总公司赔偿后,还要自掏腰包补上300万的窟窿。关键就在于合同里他那枚亲笔签名。
责任地图分三块
1. 经济责任
签的每一份合同都可能变为"还款承诺书",特别是涉及供货欠款、工程垫资等情形,总公司耍赖就要您来背锅
2. 行政责任
要是分公司办执照时材料造假,或是偷税逃税被查,工商税务的罚单第一个就会找签字的那个人
3. 刑事责任
最近两年常见的是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作为负责人在文件上签字的,基本都被按"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起诉
自保三部曲
1. 签字前看"两件套
• 确认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授权范围文件
• 让总公司出具《经营管理授权说明书》
2. 文件留痕不能少
• 签重要合同时录个协商过程的视频
• 保存总公司要求您签署文件的聊天记录
3. 补救黄金72小时
发现文件有问题要立即向总公司发书面异议并用中国邮政寄送,同时找当地公证处做好证据保全
特别叮嘱
碰到执法人员上门时,记得要做两件事:查看对方证件后拍照留存、在笔录上写清楚"本人仅负责分公司日常管理"。这两招能帮您把责任范围固定在职务行为层面。
遇到类似困扰别自己硬扛,点击页面下方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帮您分析具体情况。平台全国律师24小时在线服务,3分钟即可与专攻公司法的律师建立联系,您只需要说清情况,剩下的咱们帮您把关。
(悄悄说:咨询时记得带上您签过的文件照片,律师判断会更准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