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条例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6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了那些看似“小事”的生态保护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乱砍滥伐、盗挖珍稀植物、污染水源和捕猎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处罚措施。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行为可能面临的罚款、补种树木甚至判刑的严重后果,并提供了遇到问题时的应对步骤,帮助读者避免踩坑。

那些随手破坏环境的行为

真的会让你“摊上大事”吗?

——生态保护条例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解析

是不是觉得随手往河里倒点垃圾、偷偷砍棵野树、抓两只野生动物,不是什么大事?

嗯……这大概就像你觉得“偷偷摘邻居家果子不算偷”一样危险!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聊聊,那些看似“小事”的生态保护违规行为,法律是怎么“认真”处理的。

一、法律告诉你:破坏生态的后果有多严重?

1. 这些行为都违法!

乱砍滥伐(包括自家承包的林地也不能随便砍!)

盗挖珍稀植物(山上的“漂亮野花”可能碰不得)

污染水源(比如工厂偷偷排放污水)

捕猎野生动物(哪怕只是抓只“田里的小动物”)

2. 法律和它的“狠话”

根据《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违规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罚款起步价:通常500元起步,污染、盗猎等情节严重的可罚到几十万

补种树木:砍一棵可能得补种三到五棵

蹲监狱风险:非法采矿、盗伐特别严重的,最高判7年

(例如《森林法》第76条明文规定:盗伐林木的,要补种、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二、真人真事:你以为的“小事”判得有多重?

案例1:砍自家林子也犯法?

2021年,某村村民王大叔觉得“自家承包的林地想干啥都行”,一口气砍了200多棵树卖钱,结果被判有期徒刑3年,罚款5万,还得补种600棵树。

法小云划重点:即使是承包的林地,砍伐也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案例2:抓几只青蛙会被抓?

2020年,李某在湿地用网兜捕了30多只青蛙,没想到其中混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最终被判处罚金1万元+赔偿生态损失3千元。

法小云叹气:野生动物可不会主动给你看“身份证”,下手前请三思啊!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应对

第一步:立即停止违规行为

哪怕是挖了一株野草,先停手!继续下去只会加重处罚。

第二步:配合调查,但别乱说话

如果被执法人员询问,如实说明情况,但不要随意签自己不理解的文件,必要时可要求联系律师。

第三步:主动补救

补种树木、清理污染物

主动缴纳罚款(可能减轻处罚)

第四步:申请法律救济

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

如何避免踩坑?

✅ 动土、砍树前先问村委会或林业部门

✅ 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用手机拍图查保护等级

✅ 发现他人破坏环境,拨打12369环保举报热线

如果你正在面临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纠纷,或者担心自己的行为踩了法律红线,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答疑。专业律师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从证据收集到出庭应诉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你守住法律底线,保护绿水青山!

(毕竟……种树比赔钱轻松多了对吧?)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生态保护条例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6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了那些看似“小事”的生态保护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乱砍滥伐、盗挖珍稀植物、污染水源和捕猎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处罚措施。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行为可能面临的罚款、补种树木甚至判刑的严重后果,并提供了遇到问题时的应对步骤,帮助读者避免踩坑。

那些随手破坏环境的行为

真的会让你“摊上大事”吗?

——生态保护条例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解析

是不是觉得随手往河里倒点垃圾、偷偷砍棵野树、抓两只野生动物,不是什么大事?

嗯……这大概就像你觉得“偷偷摘邻居家果子不算偷”一样危险!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聊聊,那些看似“小事”的生态保护违规行为,法律是怎么“认真”处理的。

一、法律告诉你:破坏生态的后果有多严重?

1. 这些行为都违法!

乱砍滥伐(包括自家承包的林地也不能随便砍!)

盗挖珍稀植物(山上的“漂亮野花”可能碰不得)

污染水源(比如工厂偷偷排放污水)

捕猎野生动物(哪怕只是抓只“田里的小动物”)

2. 法律和它的“狠话”

根据《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违规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罚款起步价:通常500元起步,污染、盗猎等情节严重的可罚到几十万

补种树木:砍一棵可能得补种三到五棵

蹲监狱风险:非法采矿、盗伐特别严重的,最高判7年

(例如《森林法》第76条明文规定:盗伐林木的,要补种、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二、真人真事:你以为的“小事”判得有多重?

案例1:砍自家林子也犯法?

2021年,某村村民王大叔觉得“自家承包的林地想干啥都行”,一口气砍了200多棵树卖钱,结果被判有期徒刑3年,罚款5万,还得补种600棵树。

法小云划重点:即使是承包的林地,砍伐也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案例2:抓几只青蛙会被抓?

2020年,李某在湿地用网兜捕了30多只青蛙,没想到其中混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最终被判处罚金1万元+赔偿生态损失3千元。

法小云叹气:野生动物可不会主动给你看“身份证”,下手前请三思啊!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应对

第一步:立即停止违规行为

哪怕是挖了一株野草,先停手!继续下去只会加重处罚。

第二步:配合调查,但别乱说话

如果被执法人员询问,如实说明情况,但不要随意签自己不理解的文件,必要时可要求联系律师。

第三步:主动补救

补种树木、清理污染物

主动缴纳罚款(可能减轻处罚)

第四步:申请法律救济

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

如何避免踩坑?

✅ 动土、砍树前先问村委会或林业部门

✅ 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用手机拍图查保护等级

✅ 发现他人破坏环境,拨打12369环保举报热线

如果你正在面临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纠纷,或者担心自己的行为踩了法律红线,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答疑。专业律师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从证据收集到出庭应诉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你守住法律底线,保护绿水青山!

(毕竟……种树比赔钱轻松多了对吧?)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