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受伤、退费难、机构突然关门……
遇到这些事,培训班和家长谁该担责?
爱逛培训班的年轻人、为孩子报班的家长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的“坑”:孩子训练时摔骨折了,机构推脱说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刚交完学费,老板卷钱跑路了;课程和宣传严重不符,退费却被拒绝……遇到这些纠纷到底该怎么处理?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透背后的法律知识点,并教你几个实用维权方法!
培训班事故背后,法律这样划分责任
绝大多数培训课安全问题都能从《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找到明确依据:
情况一:学员上课受伤 → 盯准《民法典》
第1199条:8岁以下孩子受伤,默认机构有过错(除非机构能证明自己没责任)
第1200条:满8岁学员受伤,需要家长先证明机构有过错(比如地板湿滑没警示、教练指导不当)
举个现实案例:6岁孩子在舞蹈班下腰摔伤脊椎,法院判机构赔偿20万,原因很简单——未采取足够保护措施+没有专业资质。
情况二:机构退费耍赖 → 拿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53条:合同解除后,商家必须退回预付款(比如机构突然搬迁导致你无法上课)
法院曾经支持过一起案例:家长预付2万元英语课费后机构搬离原址,法院判决全额退款并支付违约金。
遇到纠纷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应对
▶️ 给机构的建议:先做好这3步预防纠纷
1️⃣ 签合同注明「风险条款」:用大白话写明哪些危险动作需家长陪同,哪些疾病不能参加课程
2️⃣ 定期拍照录像留证:每日检查场地设备,给安全提示标语、防护垫拍照存档
3️⃣ 买好「场所责任险」:年费几百元的保险能覆盖80%的意外赔偿
▶️ 家长维权实用4招
立即固定证据:马上拍下现场照片、调取监控录像(用手机翻拍屏幕也行)
保存所有交易凭证:转账备注课程名称,合同加盖公章,索要发票
先协商再投诉:要求与负责人书面协议退款方案(不要信口头承诺!),谈不拢立刻拨打12315
起诉前先发「律师函」:通过正规平台花200500元发送正式函件,60%的机构会主动协商
法小云特别提醒:遇到机构跑路,除了起诉还可以向教育局、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其违规经营!如果是健身房、游泳馆等场所受伤,记得要求查看他们的《高危项目经营许可证》。
如果你正在为培训班纠纷头疼,需要针对性法律建议,现在点击下方绿色按钮即可发起咨询。平台10万执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推荐专业律师,无论是发律师函、调取证据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帮你高效解决难题!
(注:文中法律条款引用自《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信息脱敏不影响理解,具体个案需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