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朋友托“代购”转账后被拉黑?
离职员工悄悄扣下客户退款不归还?
这些看似民事纠纷的行为,可能已经构成
【侵占罪】
你分得清借东西不还和违法犯罪的界限吗?
一、法律怎么界定"占便宜"和"吃官司"?
依据《刑法》第270条,法律上的“侵占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手里拿的是别人托付保管的财物
(比如快递员代收的包裹、物业保管的钥匙)
2. 产生了占为己有的想法
(开始正常保管后来起贪念也算)
3. 失主要求归还但明确拒绝
(装傻拖时间也可能被认定为拒不归还)
二、关键问题:多少钱算犯罪?
现行刑法没有全国统一标准,不同地区是这样操作的:
▪ 一线城市较高(如上海立案标准是5000元)
▪ 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低(如河南部分地区定3000元)
▪ 涉及救灾、扶贫等特殊款项,数额可能降低至1/3
真实案例1:
浙江李某把客户预付的16800元装修款用于赌博,被催要时关机失联,最终获刑7个月。
真实案例2:
成都张某将前公司寄存的8台旧电脑(总价值1200元)私自出售,经派出所调解后归还,最终按治安案件处理。
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场景1:同事借款2000元久拖不还
✓ 保留催要记录(聊天记录+转账证明)
✓ 告知将通过调解程序追讨
✓ 若对方仍不配合,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
场景2:房东拒不退还6000元押金
✧ 第一步:发送《退款通知书》
(附租赁合同关键条款截图)
✧ 第二步:向住建部门投诉备案
(部分地区要求租赁合同备案)
✧ 第三步:收集证据后选择报警或直接起诉
重点提示:微信聊天记录删除前
记得去公证处做电子证据保全!
四、这些情况可能不用坐牢
✦ 主动退还财物并获得谅解(需书面和解协议)
✦ 数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一般治安处罚)
✦ 属于家庭内部纠纷(比如兄弟姐妹争产)
要是您正好遇到类似困境需要专业帮助,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快速对接专业律师。平台严格审核律师资质,可自主选择擅长民事诉讼、婚姻家事等不同领域的法律顾问,3分钟内对接响应,全面保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