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要聊的话题,可能是每个人躺在手术台前都逃不过的“灵魂拷问”——麻醉同意书。
想想看:明明是要做手术治病,为什么还要专门签一份关于麻醉的同意书?要是没读清楚就签字,会不会被“坑”了?
别慌!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麻醉同意书的“秘密”讲个明明白白!
一、麻醉同意书不是摆设,法律早规定了!
根据《民法典》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必须提前把医疗风险、替代方案等重要信息告诉患者,患者明确同意后才能操作。
简单说就是:医生不告知风险就麻醉?违法!患者稀里糊涂签字?亏的可能是自己!
举个真实例子:
2021年有位患者做阑尾手术,麻醉后出现了短暂呼吸困难。后来患者发现,同意书上根本没写这个风险,法院判决医院赔偿6万元,原因就是“告知不充分”。
二、麻醉同意书必须包含的6大内容
记住!你签的同意书如果少了以下任何一条,都属于“瑕疵版”,赶紧要求补充说明!
1. “我是谁”也要确认?
必须写清楚患者姓名、病历号等基本信息,防止张冠李戴。可别觉得这是废话,有人就因为同名同姓被“误麻”过!
2. 哪种麻醉方式?有没有Plan B?
比如是全麻、半麻还是局部麻醉?如果原先定的方式有困难,医生有没有备用方案?这都得写明白。
3. 最扎心的部分:风险清单
小到头晕恶心,大到心脏骤停,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也要白纸黑字列出来。医生口头说了不算,“写下来”才算数!
4. 麻醉前要准备什么?
比如术前8小时禁食、摘掉首饰假牙等,这些细节漏了容易出事,必须写得清清楚楚。
5. 患者和医生都得签字
患者或家属签字代表“我懂了”,医生签字代表“我讲清了”,双方缺一不可。
6. 签字时间精确到分钟
这是重要证据!万一发生纠纷,能证明医生是不是“术前最后一秒才让你签字”。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记住这4个动作👇
如果你正躺在病床上准备签字,心里直打鼓,法小云教你这样应对:
1. 逐字读,当场问
碰到看不懂的专业词,立马拉住医生问:“这个‘呼吸抑制’到底是啥意思?发生概率多大?”
2. 手机拍照留证据
签完字用手机拍下同意书,注意要拍全内容、签字和日期。
3. 家人陪同最稳妥
如果自己紧张到头晕眼花,一定让家属帮忙盯细节,双保险更放心。
4. 事后发现问题?别怂!
如果后来发现同意书内容缺失,先保存好病历、缴费单等材料,直接联系医院医务科投诉。
四、真实案件给我们的启示
2019年有个案子特别典型:患者麻醉后发生脑损伤,结果发现同意书上只写了“可能有轻微不适”,根本没提严重并发症。
法院最后判医院赔了120万!法官说的很直白:
“风险告知不是走形式,必须让普通人能真正理解风险!”
关于【麻醉同意书中必须包含哪些内容】的科普就到这里啦~
如果看完你还是拿不准自己的同意书有没有问题,或者已经遇到了类似纠纷,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随时待命,30秒就能匹配到擅长医疗纠纷的专业律师。
让专业的人帮你把关,保护自己的权益,从来都不是丢面子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