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违规处罚措施是怎样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88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网络安全法》中的处罚措施,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违规的处罚标准,并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文章还指导普通用户和网络运营者在遇到网络违规行为时应该如何应对,强调了法律咨询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资源链接。

网络安全法违规处罚措施是怎样的?

——遇到网络违规行为别发懵,法小云说给你听!

平时上网冲浪的时候

你肯定刷到过这样的新闻:

某个网站因为泄露用户信息被罚款

某个APP因为强制收集个人信息被下架……

这时候你会不会有点后怕?

自己填过的网络信息会不会被乱用?

企业管理者更紧张:

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踩雷?

罚款能罚多少?

会不会坐牢?

今天法小云就掰开揉碎

跟大家聊聊《网络安全法》里的处罚措施

【法律怎么说?】

先记住这部法律全名《网络安全法》

主要管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这几条关键规定必须知道▼

第一档:轻度违规

比如没按要求制定内部制度

没落实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根据第六十条

先是责令整改+警告

不改的才会罚1万10万元

第二档:中等违规

比如不按规定留存用户信息

或者没及时告知用户数据泄露

根据第六十一条

企业可能被罚最高100万元

主管人员最高10万元

第三档:重度违规

比如非法售卖个人信息

侵入他人网络搞破坏

根据第六十三条

除了罚款还会拘留责任人

更严重的要按刑法判刑!

【现实中的案例】

★2019年某网购平台案

因为没对商家上传的信息作安全检查

被骗子冒用进行购物诈骗

最终平台被罚50万

暂停部分功能3个月整改

☆2021年某社交平台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由于隐私政策不透明+防护措施不到位

平台被罚80万

还被要求建立用户数据特别保护机制

★某求职APP偷偷收集用户通讯录

被认定违法收集信息

不仅要退赔用户损失

还被行政处罚40万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

★保存所有证据:

截屏、录屏、保存原始链接

★立即停止使用相关服务

★拨打12377网络举报热线

★可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官网投诉

如果你是网络运营者▼

①对照《网络安全法》做合规体检

②重点查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③排查信息收集是否真正必要

④每季度做安全漏洞扫描

⑤建立数据泄露应急方案

法小云提醒:

这些情形要警惕!

✓未经许可收集他人敏感信息

✓擅自关闭安全防护措施

✓发现违法信息不处理不报告

✓拒绝配合监管部门检查

如果你已经收到整改通知

建议立即做好这三步:

1. 暂停所有可能违规的操作

2. 保存原始运营数据待检查

3. 尽快找专业律师准备陈述材料

看完全文还在担心具体风险?

点击下方[发起咨询]按钮

立即匹配擅长网络安全的律师

任何疑问都能在线提问

10万专业律师实时待命

一对一制定解决方案

法律问题要早问早安心

千万别让小疏忽变成大麻烦!

(注:文中提到的具体金额及措施均结合《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综合解读,如遇实际问题需咨询专业律师)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网络安全法违规处罚措施是怎样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88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网络安全法》中的处罚措施,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违规的处罚标准,并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文章还指导普通用户和网络运营者在遇到网络违规行为时应该如何应对,强调了法律咨询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资源链接。

网络安全法违规处罚措施是怎样的?

——遇到网络违规行为别发懵,法小云说给你听!

平时上网冲浪的时候

你肯定刷到过这样的新闻:

某个网站因为泄露用户信息被罚款

某个APP因为强制收集个人信息被下架……

这时候你会不会有点后怕?

自己填过的网络信息会不会被乱用?

企业管理者更紧张:

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踩雷?

罚款能罚多少?

会不会坐牢?

今天法小云就掰开揉碎

跟大家聊聊《网络安全法》里的处罚措施

【法律怎么说?】

先记住这部法律全名《网络安全法》

主要管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这几条关键规定必须知道▼

第一档:轻度违规

比如没按要求制定内部制度

没落实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根据第六十条

先是责令整改+警告

不改的才会罚1万10万元

第二档:中等违规

比如不按规定留存用户信息

或者没及时告知用户数据泄露

根据第六十一条

企业可能被罚最高100万元

主管人员最高10万元

第三档:重度违规

比如非法售卖个人信息

侵入他人网络搞破坏

根据第六十三条

除了罚款还会拘留责任人

更严重的要按刑法判刑!

【现实中的案例】

★2019年某网购平台案

因为没对商家上传的信息作安全检查

被骗子冒用进行购物诈骗

最终平台被罚50万

暂停部分功能3个月整改

☆2021年某社交平台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由于隐私政策不透明+防护措施不到位

平台被罚80万

还被要求建立用户数据特别保护机制

★某求职APP偷偷收集用户通讯录

被认定违法收集信息

不仅要退赔用户损失

还被行政处罚40万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

★保存所有证据:

截屏、录屏、保存原始链接

★立即停止使用相关服务

★拨打12377网络举报热线

★可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官网投诉

如果你是网络运营者▼

①对照《网络安全法》做合规体检

②重点查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③排查信息收集是否真正必要

④每季度做安全漏洞扫描

⑤建立数据泄露应急方案

法小云提醒:

这些情形要警惕!

✓未经许可收集他人敏感信息

✓擅自关闭安全防护措施

✓发现违法信息不处理不报告

✓拒绝配合监管部门检查

如果你已经收到整改通知

建议立即做好这三步:

1. 暂停所有可能违规的操作

2. 保存原始运营数据待检查

3. 尽快找专业律师准备陈述材料

看完全文还在担心具体风险?

点击下方[发起咨询]按钮

立即匹配擅长网络安全的律师

任何疑问都能在线提问

10万专业律师实时待命

一对一制定解决方案

法律问题要早问早安心

千万别让小疏忽变成大麻烦!

(注:文中提到的具体金额及措施均结合《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综合解读,如遇实际问题需咨询专业律师)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综合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