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如何彻底清零个人案底?看完这篇就懂了》
早上八点接到电话时,小王正在厨房煎鸡蛋
“您好,请问是王XX吗?”当听到对方自称是某公司人事部时
小王的手指突然抖了一下——入职背调开始了
这个被取保候审的记录,会不会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相信很多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都纠结过这些问题:
取保候审到底算不算留下案底?
为什么有人说能消除有人说不能?
今天就让我们掀开法律的面纱
用最直白的话把"清除案底"这件事说清楚
先搞明白基础概念
根据《刑事诉讼法》
取保候审只是"强制措施"的一种(第67条)
就像暂时解开手铐让你回家等通知
并不等于案件已经终结
真正的"案底"分成两类:
① 违法记录:比如治安处罚(打架/赌博)
② 犯罪记录:法院判决构成犯罪后的记录
这就好比"留校察看"和"记大过处分"的区别
一个是观察阶段,一个是板上钉钉
哪些情况真的能删记录?
《刑法》第100条有个关键句:
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时应如实报告
但特别注意下面这个"后悔药条款"——
★ 未成年人特别条款
《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
犯罪时未满18周岁+判刑5年以下的
司法机关应当对相关记录进行封存
(注意是封存不是删除,但除司法机关办案外不得查询)
举个真实案例:
17岁的小李因盗窃被判缓刑
成年后入职互联网公司时
顺利开具了《无犯罪记录证明》
成年人怎么处理?
先划重点:已成年的刑事犯罪记录绝对无法删除!
但取保候审不等于被定罪
遇到这几种情况可以努力:
1️⃣ 未被起诉的情况
如果你熬过了取保候审期
最终收到《不起诉决定书》
那压根不算有犯罪前科
(参考最高检指导案例第24号)
2️⃣ 违法记录消除法
如果是行政拘留这类违法记录
《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删除规定
但各地公安有"轻微违法记录消除"试点
比如浙江省的便民措施:
罚款500元以下的治安处罚+满两年未再犯
可以向属地派出所申请消除记录
遇到这些骗局要当心
最近出现的新套路值得警惕:
✘ 声称认识法官能删记录
✘ 收费办理"案底清理证明
✘ 伪造检察院文书
其实最简单的验证方法:
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自己姓名
如果都查不到判决书,说明没有犯罪记录
日常自救小妙招
遇到要开《无犯罪记录证明》时
记住这三个绿色通道:
1. 现场开具:带身份证到户籍地派出所
2. 线上办理:当地公安微警务平台
3. 特殊情况:单位需要调查取保记录的
可以让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介绍信
注意保存关键文书:
✔ 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
✔ 不起诉决定书
✔ 判决书(如果是缓刑且期满)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
不要自己闷头到处查资料
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
平台80000+专业律师在线待命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30秒智能匹配+1对1深度沟通
让懂法律的人陪你走正确的路
(本文基于《刑事诉讼法》《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等法规编写,个案情况请以司法机关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