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强迫结婚是否违反了法律?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相亲局上的无声求助
“我不是不想结婚啊,只是不想和一个陌生人定终生……”小北在好友聚会上闷闷不乐地说。这已经是她妈今年安排的第六次相亲了,全家人轮番上阵劝说:“你都28了,再拖下去就没人要了!”“我和你爸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你都上小学了!”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也觉得似曾相识?
当父母的爱变成了压力,甚至强硬地要求你接受一段婚姻,这种行为到底有没有违法?如果遇到了,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
婚姻自由,写进法律的“权利密码”
我国法律对婚姻自由的定义,远比父母口中的“为你好”更直接、更坚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重点圈住两个关键词:“完全自愿”和“禁止干涉”。
无论是父母以“断绝关系”威胁,还是亲戚用“不结婚就是不孝”的道德施压,都属于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另一部专门保护女性权益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也明确:
> 禁止干涉妇女的婚姻自由。
这意味着,父母强迫女儿结婚的行为会被法律明确否定(当然,男孩同样受《民法典》保护哦)。
现实中的法律利剑:案例告诉你答案
2021年,河南发生过一起标志性案件:
小李(化名)被父母以“装病住院”为由骗回家,强行安排与邻村男子订婚。小李多次反抗无果后,通过当地妇联求助并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父母的行为违法,要求停止干涉婚姻自由,并赔偿小李精神损失费。
这起案件里,法院特别强调:
> “婚姻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即使是父母,也无权侵犯。”
被逼婚了怎么办?三招教你破局
如果你正陷在“强迫婚姻”的困境里,记住这三步走:
1️⃣ 明确态度+收集证据:多说“不”,少沉默
· 拒绝时严肃表明立场:“我不同意结婚,这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
· 保留父母威胁的微信记录、录音(如“不结婚别进家门”等);若涉及暴力或软禁,第一时间报警留存笔录。
2️⃣ 找援兵:这些地方能帮你挡刀
· 社区/村委会调解员:他们熟悉本地家庭关系,调解成功率很高。
· 妇联或共青团组织(年轻人也可以找团委哦):专门保护婚恋自由,能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支持。
· 律师函警告:委托律师发函给父母,多数情况下能有效“震住”传统型家长。
3️⃣ 终极武器:法院见!
若调解无效,可直接向法院提起“婚姻自主权纠纷”诉讼。即便最终不走到判决,起诉本身也能让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操作小贴士:
诉讼需要准备的证据清单
☑️ 父母逼迫结婚的录音/聊天记录
☑️ 邻里或亲友的证人证言
☑️ 居委会出具的调解情况说明
爱不是枷锁,而是尊重
老一辈常说“父母之命不可违”,但法律早已为每个人撑起“婚姻自主”的保护伞。理解父母的焦虑,但也要温柔而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权利——毕竟,和谁共度一生这件事,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如果你正在被强迫结婚而手足无措,别担心!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婚姻律师。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优先为您匹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资深律师,24小时内解答你的困惑。看清法律底牌,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