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可以得到补偿?】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已经签了保密协议,但有一天不小心把公司的新产品细节透露给了朋友。
这时候老板突然说:“你违约了,准备赔钱吧!”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
“违反保密协议真的要赔钱?会被罚多少?有没有补救办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律问题。
保密协议不是摆设
签了保密协议,代表你承诺不泄露特定信息。
就像你把朋友的小秘密锁进保险箱,钥匙只有你有。
但如果这个保险箱被撬开了……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违约方要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责任。
也就是说,不仅要堵上泄露的窟窿,造成的损失也得赔。
这三个案例可以帮你理解
① 培训机构的张老师带着学员名单跳槽到对手公司
法院判决:赔偿原公司20万元(学员流失导致的损失)
② 工厂员工把机密配方发给家人“参考”
法院判决:虽然没造成实际损失,仍需支付协议约定的违约金5万元
③ 工程师提前泄露尚未申请专利的技术
法院判决:赔偿研发成本及预期收益共计118万元
看明白了吗?
不管有没有实际损失,都可能要赔钱。
赔多少取决于:协议约定金额、实际损失、保密内容的价值。
手把手教你应对危机
第一步:立刻停止泄密行为
发现失误的下一秒就做这两件事:
• 删除已发送的聊天记录/邮件(记得留证据证明自己已删除)
• 主动告知被泄露方具体情况
第二步:收集这3类证据
1. 保密协议原件(重点看违约条款)
2. 证明泄密程度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截图)
3. 主动补救的证据(比如收回文件的快递单)
第三步:协商时记住这个比例
法院支持的赔偿金额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如果协议写了天价违约金,可以主张调整。
第四步:找律师要看这两个时间点
• 收到律师函→3天内回应
• 被起诉→15天内提交答辩状
(这些时限直接决定你的抗辩权)
重要提醒:
即使离职后,保密协议仍然有效!
有位设计师离职三年后用了前公司的设计模板,照样被判赔偿。
时效期通常到秘密公开为止,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更久。
遇到保密协议纠纷不要慌,关键是快速反应。
需要咨询具体细节?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10万+执业律师在线接单。
我们承诺:30秒响应,99%的问题都能在24小时内获得专业法律方案。
(悄悄说:首次咨询有30分钟免费时间,足够理清基础法律关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