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突然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
被裁的是谁?我有没有被优先保护的权利?
最近大厂裁员的消息满天飞,谁看着都焦虑。今天法小云就陪大家理清楚:当裁员浪潮涌来时,法律给普通劳动者的"救生圈"究竟在哪儿。
一、这6类人,公司不能随便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遇到这些情况的同事,裁员时要被"重点保护":
1. 职业病患者或在诊断期的同事
2. 因工受伤被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同事
3. 生病或非工伤尚在医疗期的同事
4. 怀孕、产假、哺乳期的女同事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老员工
6. 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
举个例子:去年上海某外企裁员时,把正在休产假的小玲放进裁员名单。最终法院判决企业违法解除合同,小玲获赔双倍经济补偿。
二、合法裁员的三个关键步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企业若要合法裁员,必须做到:
1. 提前30天征求意见
需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前30日将裁员方案提交工会或全体职工讨论
2. 优先留用特殊群体
下列人员应当优先留用:
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且需抚养老人或未成年人的
3. 优先录用老员工
企业若6个月内重新招聘,应书面通知被裁员工并优先录用
记住案例:北京某科技公司2022年裁员后被起诉,因程序违规且未优先留用老员工,最终赔偿员工12万元。
三、被裁后至少有这些钱要拿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满1年算1个月
不足半年算半个月
超过半年按1年算
例如工作3年7个月,应补4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支付且不超过12年。
四、遇到裁员别慌张,三招保权益
1. 先看程序是否合法
检查公司是否具备裁员情形(如连续亏损),是否经过民主程序,是否向劳动部门报告
2. 现场取证要及时
立即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通知文件等重要证据
3. 协商不成可仲裁
接到裁员通知的次日起,1年内都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收费,准备好身份证、证据材料即可
正被裁员困扰的你请注意
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平台会为您智能匹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劳动法律师。近10万律师在线,5分钟内必有专业回复,为您定制抢救工作权益的最佳方案。遇到职场变动不可怕,我们陪您守住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