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隔壁王阿姨急匆匆跑来问我:"小云啊!我儿子在厂里干活时突然头晕摔倒了,这算工伤吗?可单位又说他在家熬夜打游戏才头晕的......
听着她哽咽的声音,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么多朋友分不清"工伤认定"和"视同工伤认定"。今天就带大家用十分钟弄懂这个和我们切身相关的重要法律知识。
一、两种认定在法律上有哪些区别?
1. 工伤认定
相当于拿着直接入场券进考场,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通俗版必须同时满足:
√ 上班时间
√ 在工作场地
√ 因为工作原因受伤
(比如工厂操作机器划伤手指、建筑工高空坠落)
法律点睛:如果是下班路上被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所伤,也算在内哦!
2. 视同工伤认定
相当于持有特别通行证,规定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需要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如程序员加班时突发心梗去世)
抢险救灾受伤(比如参与抗洪救灾骨折)
退伍军人旧伤复发
关键点:这些情形原本不属于直接工伤范围,但国家出于保护给予同等待遇。
二、法院判决实例
案例一:外卖员送餐途中猝死
小李在送餐高峰期突然倒地,120诊断为急性心梗。经调查确认为过劳导致,法院援引第十五条第一款认定为视同工伤,家属获得工伤保险赔付。
案例二:职员下班买菜摔伤
张女士下班绕路去超市采购时滑倒骨折,法院认定该行为属于日常生活需要,判决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
三、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第一步:立即行动
• 24小时内向单位报备
• 保留现场照片/监控录像
• 就诊时向医生说明受伤经过
第二步:申请流程(流程图在心中)
单位30日内提交→社保局60天审核→15天送达结果
(单位不配合?你自己1年内也能申请!)
第三招:专业支援
如果收到《不予认定决定书》,别慌!记得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曾有五金厂工人通过诉讼维权获得40万赔偿的案例。
重要提醒:
现在不少单位会推诿"你本来就有高血压""受伤是私人恩怨",这时候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建议提前保存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群聊天截图等至少12种常见证据。
以上就是关于【工伤认定与视同工伤认定的差异是什么?】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遭遇类似困扰,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全国10万名律师实时在线。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3分钟内为您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专业律师,帮您分析赔偿金额计算、证据收集要点等实际问题。
希望每位劳动者都能安心工作,合法权益永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