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后女方可以争取哪些权益?
都说婚姻是柴米油盐堆起来的城堡,但当这座城堡摇摇欲坠时,许多姐妹都会迷茫:
“要是真的走到起诉离婚那步,我能为自己争取什么?”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
离婚诉讼中,法律赋予女性的五大权益。
一、孩子的抚养权:最爱孩子的人,法律会帮你说话
许多妈妈最担心的是:“如果离婚,孩子会判给我吗?”
法律看重的不是“性别”,而是“谁更适合带孩子”。比如:
孩子未满2岁,原则由妈妈直接抚养(《民法典》第1084条)。
孩子8岁以上,可以听孩子的意愿。
妈妈收入低?别怕!法律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保障孩子生活。
类案判决参考:
2021年杭州某案中,3岁女儿因母亲全职照顾、父亲长期出差,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妈妈,男方每月支付3000元抚养费。
操作建议:
保存你照顾孩子的证据(接送记录、家长会签名等)。
如果对方有不良习惯(酗酒、家暴),记得报警或保留记录。
二、夫妻共同财产:不分主内主外,你该得的一分不少
全职妈妈常问:“我没挣过钱,能分财产吗?”
答案是必须能!
婚姻期间的工资、房子、存款、公积金,都属于共同财产。哪怕你操持家务没收入,也能分走一半。如果是男方偷偷转移财产?法院可以判他少分甚至不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在婚姻期间所得财产,归共同所有。
类案判决参考:
2022年北京某案中,丈夫私下卖房,法院查明后判决妻子多分得60%财产。
操作建议:
尽快梳理家庭财产清单(账户、房产证、投资等)。
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及时申请财产保全。
三、家务补偿:你的付出,法律认可价值
“我照顾老人孩子十年,难道白干了吗?”
当然不是!《民法典》第1088条规定,离婚时负担更多家务的一方可以要求补偿。
类案判决参考:
2023年成都某案中,全职太太获赔12万元家务补偿。金额虽不算高,但已是法律进步的信号。
操作建议:
整理家务记录(照片、邻居证言等)。
在起诉时明确提出补偿金额。
四、离婚损害赔偿:受伤的不该只是你
如果对方有出轨、家暴、虐待等行为,姐妹一定要记住——
这不是“家丑”,而是你索赔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无过错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类案判决参考:
2020年上海某案中,丈夫多次家暴,法院判决赔偿女方5万元。
操作建议:
保存家暴证据(就医记录、伤情照片)。
出轨证据需合法取得(聊天记录、转账记录)。
五、生活困难帮助:离婚不是绝路
如果你因生病、照顾孩子失去收入,离婚后确实困难,可以要求对方给予一次性帮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90条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给予适当帮助。
行动指南:三步守护你的权益
第一步:冷静收集证据
财产:账户流水、房产证、理财产品。
抚养权:孩子的日常生活记录。
过错证据:家暴记录、出轨聊天截图。
第二步:先协商,再起诉
协议离婚能降低冲突,谈不拢再诉讼。
起诉时明确诉讼请求(财产怎么分?孩子跟谁?)。
第三步:配合法院流程
调解阶段积极沟通。
开庭时提交完整证据链。
婚姻走到尽头已是遗憾,但法律会为你的未来兜底。
如果你正在面对离婚纠纷,别独自硬扛——
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等候
专业律师会帮你梳理证据、预估结果,用法律守护该得的权益。
(本文观点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具体案情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