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二级残疾人也能工作吗?
听听法律怎么说
最近朋友小张偷偷问我:
“亲戚被评定为精神二级残疾
现在情绪稳定了想出去工作
但总怕被拒绝,甚至被欺负…
社会上真的没有他们工作的机会吗?”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
从法律角度聊聊这件事
别让误解耽误自立人生
首先要了解的是
我国将精神残疾分为四个等级
二级指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需要环境支持但具备简单劳动能力
很多人误以为他们不能工作
其实法律早就明确了支持态度
三大法律重点要记牢
1⃣️ 《残疾人保障法》第38条
_任何单位不得拒绝录用符合岗位要求的残疾人_
重点在于"符合岗位要求
比如:情绪稳定的残疾人从事简单手工
具有绘画技能者接设计外包
2⃣️ 《就业促进法》第30条
_政府应当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_
各地残疾人联合会定期开展
陶艺/烘焙/电脑操作等实用课程
3⃣️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_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合同_
例如某电子厂员工因病复发需治疗
单位在其医疗期持续支付基本工资
真实案例看法律规定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有个经典判例
设计师小林因双向情感障碍被定为二级残疾
公司得知后单方毁约
法院认为:
_小林病后设计能力未受损
公司未提供岗位适配性证明
判赔三个月工资并恢复劳动关系_
这个判决直接印证了法律立场:
是否胜任应该看实际能力
而不是残疾标签
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做?
① 主动寻找适配岗位
通过残联官网查询政府预留岗位(如档案管理员)
申请爱心企业提供的组装/包装类工作
② 保留三份重要证据
残疾证复印件(入职可自愿出示)
职业技能证书(如培训结业证明)
工作能力评估报告(医院或社区开具)
③ 遭遇歧视立刻行动
收集录音/聊天记录等歧视证据
优先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
重大侵权可向残联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诉讼
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
法律始终站在公平的一方
以上就是关于《精神二级残疾能否参与工作或具有劳动技能?》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面临类似困扰,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连线专业律师。平台有超过10万注册律师,能为您匹配擅长劳动权益保障的律师,通过一对一沟通制定维权方案,用法律守护每一位劳动者应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