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成了中学生的日常?
上网课掉线算不算教学事故?
快看你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损!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最接地气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上个月邻居小张家读初二的孩子因为网课软件突然崩溃,错过了两节物理实验课,最后竟被老师扣了平时分。这种情况能维权吗?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远程教育中的法律保护伞。
手机屏幕后的八重保护罩
每个上网课的中学生都享有这些铁布衫:
第一重: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课程内容
第二重:遇到技术故障时应获得补课安排
第三重:个人信息和上网痕迹不得被泄露
第四重:禁止强制购买指定电子设备
第五重:教师不得通过网络进行人格侮辱
第六重:课程费用纠纷可依法追讨
第七重:对学习效果有异议可申请复核
第八重:遭遇侵权可多渠道投诉举报
法律铠甲这样发挥作用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法》第50条明确,受教育者有权对教学内容提出批评和建议。最近湖南省有个典型案例,某网校因频繁断课拒绝补修,被法院判令退还30%学费,并补偿学生2000元精神损失费。
三步走维权手册
第一招:保留证据链
• 录屏保存课程中断画面
• 截图留存缴费记录及课表
• 导出与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
第二招:递出维权镖
• 先与培训机构协商(记得全程录音)
•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可拨打12315)
• 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各地教育局官网都有举报入口)
第三招:亮出法律剑
• 金额较小可在线申请调解(微信小程序搜"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 超过5000元建议向法院起诉(准备起诉状三份,50元诉讼费)
预防小贴士要收好
1. 签订电子合同时重点标注违约责任条款
2. 优先选择接入"先学后付"监管平台的机构
3. 定期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机构资质
4. 避免通过私人账户支付课程费用
看完这篇你也是维权小达人啦!要是还有具体法律问题需要咨询,随时点击下面这个蓝色的咨询按钮。我们这个平台每天有十万律师在线接单,输入你的情况就能智能匹配专家,24小时内必有专业回复。法律咨询就像叫网约车一样方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