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逃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开车不小心撞了人,或者蹭了别人的车,如果一时慌张跑了,会不会坐牢?
先别急着紧张!其实逃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具体的情况。有人可能只是被罚款扣分,但也有人真的会进监狱。今天小云就带大家理清楚这中间的“分界线”。
法律怎么说?
咱们国家有两部法律和这个问题直接相关:
1. 《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如果逃逸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最高可判15年。
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未构成犯罪的,会被罚款200-2000元,扣12分,还可能拘留15天。
简单来说,有没有人受伤是关键!如果只是剐蹭了别人的车,你可能只需要赔钱和扣分;但如果撞了人还逃跑,事情就严重了。
真实案例看区别
案例一:
张先生夜间开车撞倒行人,见四下无人直接离开。第二天伤者被路人发现时已死亡。法院认定张先生构成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最终判了7年。
案例二:
李女士倒车时蹭了路边停放的车辆,因赶时间未联系车主直接离开。交警通过监控找到她后,判定为“逃逸但不构成犯罪”,最终罚款500元、扣12分。
看到没?同样是逃逸,结果却大不同!
遇到事故怎么办?
法小云给大家划重点:
1. 立即停车:无论事故大小,先停下!哪怕只是蹭掉一点漆,跑了就可能从“小事”变“大事”。
2. 保护现场:拍照、录像留证据,有条件的话用粉笔或石块标记车辆位置。
3. 报警+救人:如果有人受伤,第一时间打120和122。哪怕自己没钱垫付医药费,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4. 联系保险公司:48小时内报案,否则可能影响理赔。
5. 别私下和解就跑:如果对方同意私了,一定要签书面协议,留好联系方式。
小云的贴心提示
如果对方受伤昏迷,而你因为害怕离开现场,事后主动投案并积极赔偿,法院可能会从轻处罚。但记住——逃逸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万一已经逃了,怎么补救?
1. 立刻返回现场:越早回去,责任可能越轻。
2. 主动报警:说明情况,配合调查。
3. 积极赔偿:主动联系受害方,取得谅解书对判罚很关键。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逃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