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如何判断医院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从医疗行为合规性、病历完整性到损害因果关系认定三大核心维度展开,结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依据,指导患者通过专业鉴定和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既重要又有点小复杂的话题: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如果觉得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了问题,该怎么判断是不是医院有责任呢?

先举个生活里常见的例子吧!

邻居张阿姨去年做手术,结果伤口反复感染住院两个月。她总念叨“医生当时要是认真点就不会这样了”,但又不知道是不是医院真的有过错。这种纠结,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吧?

医疗过错不是“我觉得”就能认定的

法律上的“医疗过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医院在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

2. 这个行为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结果

就像炒菜不放盐肯定难吃,但得先证明厨师确实忘了放盐,还要证明菜难吃确实是因为没放盐——医疗过错的认定也是这个逻辑。

法律给了我们三把尺子

根据《民法典》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判断医疗过错主要看三点:

第一把尺子:诊疗规范

《民法典》第1221条说得很明白:医务人员如果违反诊疗规范,就算没故意害人,也要承担责任。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医院给孕妇接生时,没有按规定观察胎心变化,导致新生儿窒息。法院判决医院承担70%责任,赔偿58万元。

第二把尺子:注意义务

《民法典》第1218条要求医务人员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简单说就是:医生有没有用常规方法治病?有没有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

比如糖尿病患者做手术前,医院没查血糖就直接开刀导致感染,这就属于未尽到注意义务。

第三把尺子:结果关联

最关键的来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必须证明医院的过错和患者的损害有因果关系。

举个反例:

王先生手术后大出血,但调查发现是自身血管畸形导致,医院操作完全合规,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医疗过错。

遇到问题怎么办?五步走攻略

1️⃣ 完整保存证据

立即复印全套病历(包括门诊记录、检查报告、用药清单),注意要加盖医院公章。现在很多医院提供电子病历下载,记得同时保存电子版。

2️⃣ 初步咨询专业医生

带着病历找三甲医院同科室专家做书面咨询(注意不是重新看病),专家意见书能帮你看清医院是否存在明显过错。

3️⃣ 三种途径选着用

• 和医院协商:适合损失较小、责任明确的情况

• 申请医调委调解:全国各地都有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免费且专业

• 直接起诉:记得在知道损害结果1年内提出

4️⃣ 最重要的鉴定环节

起诉后法院会组织医疗损害鉴定,这里要注意:

• 选择司法鉴定机构(卫健委下属的医学会鉴定可能偏向医院)

• 准备好2000-5000元鉴定费(最终由责任方承担)

• 鉴定过程通常需要3-6个月

5️⃣ 赔偿金额心中有数

医疗过错赔偿主要包括:

医疗费(凭票据)

误工费(需单位出具收入证明

残疾赔偿金(需伤残鉴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般不超过5万元)

真实案例启示

2021年杭州中院判决的“胃癌误诊案”特别有参考价值:

李女士因胃痛就医,医院只做了普通检查没建议胃镜,八个月后确诊晚期胃癌。法院认为医院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判决赔偿后续治疗费的40%。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医院不仅要治疗已发现的疾病,还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给予必要提醒。

法小云特别提醒

• 封存病历要趁早:最好在怀疑有问题时就提出,防止病历被修改

• 理性看待鉴定结果:约有60%的医疗纠纷鉴定不构成医疗损害

• 律师费可协商风险代理:很多律师接受“胜诉后再付律师费”的模式

如果看完这些你还是拿不准,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医院的治疗步骤和常规做法差别大吗?

2. 出现的损害结果是不是这种治疗常见风险?

3. 如果换家医院,医生会采取相同处理方式吗?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医疗纠纷的律师,一对一帮你分析病历、梳理证据,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健康权益!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如何判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如何判断医院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从医疗行为合规性、病历完整性到损害因果关系认定三大核心维度展开,结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依据,指导患者通过专业鉴定和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既重要又有点小复杂的话题: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如果觉得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了问题,该怎么判断是不是医院有责任呢?

先举个生活里常见的例子吧!

邻居张阿姨去年做手术,结果伤口反复感染住院两个月。她总念叨“医生当时要是认真点就不会这样了”,但又不知道是不是医院真的有过错。这种纠结,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吧?

医疗过错不是“我觉得”就能认定的

法律上的“医疗过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医院在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

2. 这个行为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结果

就像炒菜不放盐肯定难吃,但得先证明厨师确实忘了放盐,还要证明菜难吃确实是因为没放盐——医疗过错的认定也是这个逻辑。

法律给了我们三把尺子

根据《民法典》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判断医疗过错主要看三点:

第一把尺子:诊疗规范

《民法典》第1221条说得很明白:医务人员如果违反诊疗规范,就算没故意害人,也要承担责任。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医院给孕妇接生时,没有按规定观察胎心变化,导致新生儿窒息。法院判决医院承担70%责任,赔偿58万元。

第二把尺子:注意义务

《民法典》第1218条要求医务人员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简单说就是:医生有没有用常规方法治病?有没有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

比如糖尿病患者做手术前,医院没查血糖就直接开刀导致感染,这就属于未尽到注意义务。

第三把尺子:结果关联

最关键的来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必须证明医院的过错和患者的损害有因果关系。

举个反例:

王先生手术后大出血,但调查发现是自身血管畸形导致,医院操作完全合规,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医疗过错。

遇到问题怎么办?五步走攻略

1️⃣ 完整保存证据

立即复印全套病历(包括门诊记录、检查报告、用药清单),注意要加盖医院公章。现在很多医院提供电子病历下载,记得同时保存电子版。

2️⃣ 初步咨询专业医生

带着病历找三甲医院同科室专家做书面咨询(注意不是重新看病),专家意见书能帮你看清医院是否存在明显过错。

3️⃣ 三种途径选着用

• 和医院协商:适合损失较小、责任明确的情况

• 申请医调委调解:全国各地都有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免费且专业

• 直接起诉:记得在知道损害结果1年内提出

4️⃣ 最重要的鉴定环节

起诉后法院会组织医疗损害鉴定,这里要注意:

• 选择司法鉴定机构(卫健委下属的医学会鉴定可能偏向医院)

• 准备好2000-5000元鉴定费(最终由责任方承担)

• 鉴定过程通常需要3-6个月

5️⃣ 赔偿金额心中有数

医疗过错赔偿主要包括:

医疗费(凭票据)

误工费(需单位出具收入证明

残疾赔偿金(需伤残鉴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般不超过5万元)

真实案例启示

2021年杭州中院判决的“胃癌误诊案”特别有参考价值:

李女士因胃痛就医,医院只做了普通检查没建议胃镜,八个月后确诊晚期胃癌。法院认为医院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判决赔偿后续治疗费的40%。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医院不仅要治疗已发现的疾病,还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给予必要提醒。

法小云特别提醒

• 封存病历要趁早:最好在怀疑有问题时就提出,防止病历被修改

• 理性看待鉴定结果:约有60%的医疗纠纷鉴定不构成医疗损害

• 律师费可协商风险代理:很多律师接受“胜诉后再付律师费”的模式

如果看完这些你还是拿不准,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医院的治疗步骤和常规做法差别大吗?

2. 出现的损害结果是不是这种治疗常见风险?

3. 如果换家医院,医生会采取相同处理方式吗?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医疗纠纷的律师,一对一帮你分析病历、梳理证据,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健康权益!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医疗健康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