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零食、逛超市本来是个开心事,但要是回家发现刚买的饼干已经过期三天了,是不是特别闹心?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陪你掰扯清楚,遇到这种事该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咱们先看法律怎么说
1.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吃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找商家要求赔偿损失,还能索要商品价格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算。
举个例子:你花20元买了过期面包,至少能拿1000元赔偿。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商家如果故意卖假货或者质量有问题的商品,除了赔偿损失,还要赔商品价格三倍的钱,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算。
真实案例看这里
2021年杭州有位张女士,在超市买了标价15元的过期牛奶。她保存了小票和牛奶包装,先和超市协商未果,后来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超市退还15元货款,并赔偿1000元。
四步搞定维权
第一步:固定证据
- 立刻给过期食品和购物小票拍照(要拍到生产日期和付款时间)
- 保留原包装(别拆封!)
- 如果是网购,截图保存商品页面和聊天记录
第二步:当场沟通
直接和店长说:"您家商品过期了,按法律规定需要退钱并赔偿。
如果对方推诿,记得打开手机录音功能。
第三步:拨打12315
带着证据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或者手机登录全国12315平台提交材料。工作人员会在7个工作日内联系你。
第四步:法院起诉(别怕麻烦)
写份起诉状(写明你的诉求和事情经过),带上证据材料,到商家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立案。诉讼费只要25元,胜诉后由商家承担。
小提醒
发现过期食品后一年内要起诉,超过时间法院就不受理啦!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在购买到过期食品后有哪些法律手段和措施可以使用?"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在线律师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无论是赔偿计算还是起诉流程,都能帮你梳理得明明白白。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保护我们的温暖盔甲。下次遇到权益受损,记得法小云教你的这些招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