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严肃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去医院看病时,如果遇到意外情况,是不是所有责任都要医院背?那些"医疗机构能免责"的规定,到底藏在哪里呢?
先举个身边的例子吧——
隔壁王阿姨去年做手术前签了知情同意书,后来出现并发症,她觉得是医院失误想索赔,结果法院却判医院不担责。王阿姨气得直跺脚:"白纸黑字签字还能不算数?
别急!今天咱们就一起翻开法律条文,看看医院的"免死金牌"到底长啥样~
一、法律给医院开的"免责清单"
咱们国家主要看两部法律:《民法典》和《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记住这三个关键条款就够用啦!
1. 紧急救命不担责条款(民法典1224条)
医护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时,只要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就算没能救回患者也不用担责。
👉真实案例:2021年杭州某医院接诊大出血孕妇,医生当机立断做剖宫产导致婴儿臂丛神经损伤。法院认为紧急情况下已尽到合理救治义务,判决医院无责。
2. 患者作死免责条款(民法典1224条)
如果损害是因患者不配合治疗导致的,医院证明自己诊疗没问题就能免责。
👉举个栗子:糖尿病患者偷偷吃高糖食物导致截肢,医院提供完整饮食告知记录的就能免责。
3. 老天爷背锅条款(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32条)
遇到地震停电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或者现有医疗水平无法诊疗的情况,医院也能免责。
👉比如疫情期间因医疗资源挤兑导致救治延误,这种情况就可能适用该条款。
二、遇到纠纷怎么判断责任?
记住这三步自查法:
第一步:翻出所有病历资料(门诊记录/检查单/缴费凭证等)
第二步:对照医院是否尽到告知义务(手术风险/替代方案等都要书面告知)
第三步:确认损害是否属于现有医疗技术无法避免(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三、维权必备行动指南
1. 立即复印封存病历(记得要加盖医院公章)
2. 48小时内向医院医务科提出书面异议
3. 通过卫健委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用约3000-5000元)
4. 调解不成再走诉讼(注意1年的诉讼时效哦)
最后划重点:签知情同意书≠医院完全免责!关键要看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比如该做的检查没做,该告知的风险没说清,该用的药没用对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医疗机构免责的具体法律条款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立即提问。我们平台有10万执业律师在线,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专业律师,无论是病历分析还是诉讼指导,都能给到最实用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