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严肃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去医院看病遇到问题时,到底怎么判断是医院责任大还是患者责任大?这个"主责"和"次责"的划分,可是直接关系到赔偿金额的大事呢!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位李阿姨做胆囊手术,结果医生把纱布忘在肚子里了。这种情况下,医院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对吧?但后来发现李阿姨隐瞒了自己对麻醉药物过敏的病史,最后法院判定医院承担80%责任,李阿姨自己承担20%。是不是很意外?
法律怎么说?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24条,判断责任要看两点:
1. 诊疗行为有没有过错
2. 这个过错和患者的损害有没有因果关系
再配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18-1224条,简单说就是:
- 主要责任:医院存在明显过错且直接导致损害(比如开错药、手术失误)
- 次要责任:医院有过错但不直接,或患者自身也有问题(比如不配合治疗)
举个栗子更明白
案例一:某三甲医院给孕妇接生时弄错血型,导致新生儿溶血,法院判医院全责
案例二:张先生骨折后不遵医嘱擅自下地,导致钢板断裂,法院判医院承担30%责任
遇到问题怎么办?五步自救指南
1. 立即封存证据
- 在医务科见证下封存全部病历(包括病程记录、手术记录)
- 保存所有缴费单据和药品包装
2. 申请专业鉴定
- 向当地医调委申请医疗损害鉴定(费用约3000-5000元)
- 重点看《鉴定意见书》中的"过错参与度
3. 协商谈判技巧
- 准备好实际支出证明(误工费按工资流水算)
- 精神损害赔偿建议从5万元起谈
4. 调解注意事项
- 医调委调解期限不超过30天
- 调解协议要写明"赔偿金额包含所有费用
5. 诉讼准备要点
- 起诉时效是知道损害起1年内
- 记得同时起诉医院和保险公司
重要提醒
今年新出的司法解释明确:医院如果篡改病历,直接推定全责!所以大家封存病历时一定要盯着工作人员操作,要求出具《病历封存证明》。
最近还有个典型案例:王女士术后感染,医院没及时换药导致败血症。虽然医院存在护理疏忽,但王女士术后私自回家休养,最终法院判医院承担60%责任。这个比例划分就是典型的"主次责任"划分。
以上就是关于"在医疗事故中如何区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责任的划分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别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系统会智能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30分钟内快速响应,帮您梳理证据链条,制定最优解决方案。
悄悄说个小秘密:很多医疗纠纷在专业律师介入后,赔偿金额可以提高30%-50%哦!下期想了解什么法律知识,记得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