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特许经营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22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违规特许经营的三大主要类型(未经授权擅自特许、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连锁加盟合同欺诈),结合《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广告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分析其法律后果与维权路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规指引与风险防范建议。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看到某个奶茶店加盟广告写着"零经验月入十万",兴冲冲交了加盟费,结果发现品牌方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或者签了合同才发现,说好的全程指导变成了"自生自灭"?别着急,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些违规特许经营的"套路",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

先说说什么是特许经营

简单来说就是"品牌授权",比如你开家奶茶店用别人的招牌和经营模式,要向品牌方交加盟费和管理费。但有些不良商家就像变魔术——合同里说的天花乱坠,实际操作却漏洞百出。

---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规的特许经营必须满足三个硬条件:

1. 品牌方要有两家直营店且经营满1年

2. 必须到商务部门备案(就像开店要办营业执照)

3. 必须提前30天书面披露重要信息(比如商标注册情况、诉讼纠纷等)

要是碰到下面这些情况,八成是遇到"李鬼"了:

---

第一种:无证驾驶型

就像开车要有驾照,做特许经营必须先在商务部系统备案。但有些商家就像"无证驾驶"——既没有直营店也没备案。2021年杭州某奶茶品牌就因未备案被罚了10万元,加盟商们成功要回了加盟费。

第二种:画大饼型

广告里写着"稳赚不赔""三个月回本",签合同时才发现这些承诺根本没写进合同。北京某快餐品牌就因虚假宣传被判退还58位加盟商共计300余万元。

第三种:合同陷阱型

有的合同藏着"霸王条款",比如"概不退款""强制进货"。2020年上海法院就判决过一起案例:合同中约定"加盟商必须购买指定设备",但因未提前说明,被判条款无效。

第四种:玩失踪型

收了钱就消失,培训指导成空话。去年郑州有位王女士加盟某美容品牌,交钱后才发现所谓的"总部"只是个空壳办公室。

---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别慌!法小云教你四步维权法:

1. 保存所有证据合同原件、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统统留好(建议手机拍照存网盘)

2. 先礼后兵:带着证据找品牌方协商,记得录音!可以说:"咱们按《条例》第23条解决吧

3. 投诉举报:拨打12315或登录商务部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投诉

4. 法律武器:准备好起诉状(包含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清单,到合同履行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

重点提醒

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做三件事:

1. 登录商务部官网查备案信息(输入品牌名称就能查)

2. 实地考察直营店(至少看2家不同门店)

3. 利用好"冷静期"(《条例》规定签约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

真实案例启示

2022年成都法院审理的某教育机构加盟案中,就因为品牌方未告知正在进行的商标诉讼,被判全额退还加盟费。法官特别指出:"信息披露不全就构成根本违约"。

---

以上就是关于"违规特许经营的主要类型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加盟纠纷发愁,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匹配最懂特许经营案件的律师,从证据收集到诉讼策略,手把手帮您维护合法权益。法律问题交给专业人士,您只管安心生活就好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违规特许经营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22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违规特许经营的三大主要类型(未经授权擅自特许、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连锁加盟合同欺诈),结合《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广告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分析其法律后果与维权路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规指引与风险防范建议。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看到某个奶茶店加盟广告写着"零经验月入十万",兴冲冲交了加盟费,结果发现品牌方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或者签了合同才发现,说好的全程指导变成了"自生自灭"?别着急,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些违规特许经营的"套路",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

先说说什么是特许经营

简单来说就是"品牌授权",比如你开家奶茶店用别人的招牌和经营模式,要向品牌方交加盟费和管理费。但有些不良商家就像变魔术——合同里说的天花乱坠,实际操作却漏洞百出。

---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规的特许经营必须满足三个硬条件:

1. 品牌方要有两家直营店且经营满1年

2. 必须到商务部门备案(就像开店要办营业执照)

3. 必须提前30天书面披露重要信息(比如商标注册情况、诉讼纠纷等)

要是碰到下面这些情况,八成是遇到"李鬼"了:

---

第一种:无证驾驶型

就像开车要有驾照,做特许经营必须先在商务部系统备案。但有些商家就像"无证驾驶"——既没有直营店也没备案。2021年杭州某奶茶品牌就因未备案被罚了10万元,加盟商们成功要回了加盟费。

第二种:画大饼型

广告里写着"稳赚不赔""三个月回本",签合同时才发现这些承诺根本没写进合同。北京某快餐品牌就因虚假宣传被判退还58位加盟商共计300余万元。

第三种:合同陷阱型

有的合同藏着"霸王条款",比如"概不退款""强制进货"。2020年上海法院就判决过一起案例:合同中约定"加盟商必须购买指定设备",但因未提前说明,被判条款无效。

第四种:玩失踪型

收了钱就消失,培训指导成空话。去年郑州有位王女士加盟某美容品牌,交钱后才发现所谓的"总部"只是个空壳办公室。

---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别慌!法小云教你四步维权法:

1. 保存所有证据合同原件、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统统留好(建议手机拍照存网盘)

2. 先礼后兵:带着证据找品牌方协商,记得录音!可以说:"咱们按《条例》第23条解决吧

3. 投诉举报:拨打12315或登录商务部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投诉

4. 法律武器:准备好起诉状(包含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清单,到合同履行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

重点提醒

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做三件事:

1. 登录商务部官网查备案信息(输入品牌名称就能查)

2. 实地考察直营店(至少看2家不同门店)

3. 利用好"冷静期"(《条例》规定签约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

真实案例启示

2022年成都法院审理的某教育机构加盟案中,就因为品牌方未告知正在进行的商标诉讼,被判全额退还加盟费。法官特别指出:"信息披露不全就构成根本违约"。

---

以上就是关于"违规特许经营的主要类型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加盟纠纷发愁,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匹配最懂特许经营案件的律师,从证据收集到诉讼策略,手把手帮您维护合法权益。法律问题交给专业人士,您只管安心生活就好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企业经营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