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聊不少创业者都踩过的坑——明明加盟时说好设备费10万元,开店后突然冒出30万元培训费;合同里写着原材料统一价供应,实际进货时价格翻倍涨......遇到这种"价格变戏法",商家到底该不该赔钱?怎么赔?咱们这就掀开法律的面纱瞧一瞧!
一、先弄明白啥叫"特许经营"
简单说就像"品牌加盟",总部(特许人)把商标、经营模式"租"给加盟商(被特许人),双方要签正式合同。这里藏着三个关键点:
1. 总部必须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
2. 加盟商要交加盟费、保证金等
3. 双方是平等的商业合作关系
二、法律给的"护身符"
当遇到价格欺诈时,这些法律武器能保护你:
1. 《民法典》第7条
白话说:做生意要讲良心!如果总部故意隐瞒真实成本、虚构价格,就违反了诚信原则。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
重点抓:用假宣传、假数据诱骗你签合同?最高能罚100万元!
3.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23条
关键点:总部必须提前30天书面告知所有收费项目,连水电费估算都要写清楚。
三、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杭州中院判过个典型案子:某奶茶品牌在招商时宣称"设备费5万元",等加盟商付钱后,又要求加收8万元"技术指导费"。法院最终判决总部退还多收费用,并赔偿加盟商装修损失12万元。
2023年更有狠招——某快餐品牌因在三年内连续虚构原材料成本,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特许经营资质,创始人还被列入失信名单。
四、教你四招维权攻略
1. 保存"证据三件套"
合同原件+缴费凭证+沟通记录(微信截图、录音都要存云端备份)
2. 先礼后兵沟通
示例话术:"王总,合同第5页写明设备费包含安装调试,现在又要收8000元上门费,咱们是不是按合同执行?
3. 多渠道投诉
拨打12315的同时,记得在"全国12315平台"上传证据(24小时内会受理)
4. 起诉准备清单
- 特许经营合同复印件
- 前后价格对比表
- 实际损失明细(建议做公证)
- 维权过程记录
五、防坑必备小贴士
签合同前务必做三件事:
① 登录"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网"查企业备案
② 要求出示商标注册证等资质原件
③ 拜访3家以上老加盟商了解真实成本
以上就是关于"特许经营价格欺诈,商家应承担哪些责任?"的干货分享。如果你正在为加盟费用问题头疼,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系统会智能匹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专家,连证据清单都会手把手教您准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