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如果你加盟了一家奶茶店、便利店或者网红小吃店,结果发现品牌方吹得天花乱坠,实际经营却处处是坑,这时候该怎么办?
其实啊,法律早就给品牌方(也就是“特许人”)戴上了“紧箍咒”——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告诉你关键信息,否则可能赔钱又担责!
法律给品牌方立了哪些规矩?
主要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这条法规,其中第十二条和第二十二条明确说了:
1. 品牌方必须用书面形式,在签合同前至少30天,把真实、完整的信息告诉你。
2. 如果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内容,你有权直接解除合同,甚至要求赔偿!
品牌方必须告诉你哪些秘密?
根据法规,至少包括这8类“不能藏”的信息:
1. 公司底细: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有没有特许经营的经验
2. 品牌招牌:商标、专利、技术是不是真的属于他们
3. 加盟费清单:加盟费、保证金、培训费具体怎么收
4. 后续支持:能不能帮你找店铺、培训员工、供应原材料
5. 真实数据:现有加盟店的数量、分布区域、最近两年的经营状况
6. 官司黑历史:公司和高管有没有犯罪记录或重大诉讼
7. 风险预警:加盟可能遇到的亏损风险
8. 其他影响你决定的重要信息
真实案例长啥样?
- 案例1:2021年北京某奶茶品牌被起诉,因为隐瞒了“核心配方未申请专利”的事实,最后法院判品牌方赔偿加盟商30万元。
- 案例2:2020年上海某快餐品牌因未告知“每年强制收取5万元系统维护费”,被加盟商成功解除合同。
遇到坑怎么办?三步自救指南
1. 先当侦探:保存所有聊天记录、宣传单、合同原件,特别是对方承诺“月入十万”之类的夸张话术。
2. 找帮手:拨打12315或向当地商务部门投诉,记得附上证据清单(建议用表格列明时间、内容、证据形式)。
3. 法庭见真章:准备好起诉状、证据复印件(原件留好!),重点主张对方“未如实披露经营风险或费用明细”。
法小云的小提醒
签合同前一定要求对方提供完整披露文件,最好让律师帮忙审核关键条款。如果发现宣传和实际差距大,务必在签约后1年内主张权利(法律特别保护期哦)!
以上就是关于“特许经营中特许人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哪些内容?”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加盟纠纷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特许经营案件的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让维权变得更简单~
(悄悄说:咨询前记得整理好合同关键页、付款凭证和沟通记录,这样律师能更快帮到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