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电视剧里常出现的情节:一群人在犯罪现场被一锅端,结果有人判十年,有人只判两年。是不是经常看得一头雾水?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法官给共同犯罪成员"打分"时,到底在翻哪些"评分手册"!
**
一、法官手里的"打分表"长啥样?
根据《刑法》第25到29条,共同犯罪成员的判刑就像吃火锅——不同食材要分不同火候。主要看这五大"调料":
1. 角色定位:是拿锅铲的主厨(主犯),还是递配菜的帮工(从犯)?
2. 参与程度:全程跟着炒菜,还是只帮忙买过葱?
3. 实际后果:火锅烧糊了还是把厨房炸了?
4. 事后态度:主动收拾残局还是撒腿就跑?
5. 特殊身份:是不是未成年人?有没有精神病?
**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2021年有个经典案例:张三组局抢金店(主犯),李四负责开车接应(从犯),王五被刀架着帮忙望风(胁从犯)。最后张三判10年,李四判3年,王五直接免刑。看吧,同样是"抢金店战队",待遇天差地别!
**
三、这些细节能救命
如果你或家人不小心卷进这类事情,记住这3步:
1. 立即按暂停键:哪怕只递过一把钥匙,也要马上停止后续行动
2. 主动写说明:到派出所第一件事要完整说明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3. 重点说三点:
- 自己是被迫还是自愿?
- 具体负责哪个环节?
- 有没有劝阻过同伙?
**
遇到这种情况,找律师要像找代驾:
1. 24小时内要让律师见到人
2. 把手机聊天记录完整备份
3. 重点让律师看有没有被威胁的证据
4. 要求律师重点比对类似案例的判决
**
以上就是关于"共同犯罪成员在判刑时有哪些影响因素?判刑时会考虑哪些因素?"的相关回答。如果此刻你正面临类似困扰,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待命,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从证据梳理到出庭策略,手把手带您走出困境。法律问题就像生病要及时就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能事半功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