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时长是怎样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0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医疗事故鉴定的完整流程,包括申请提交、材料审核、专家评估及鉴定结论制作等步骤,并说明鉴定时长(通常3个月至1年)及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文,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权益维护途径,指导医疗机构配合鉴定工作。

生病去医院,本来是想治好病痛,但如果遇到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了意外,心里难免会慌:"这算不算医疗事故?医院有没有责任?"先别着急下结论,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理清医疗事故鉴定的门道,手把手教你怎么维护权益。

---

一、鉴定依据的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鉴定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这两个文件就像医疗纠纷的"裁判手册",明确规定了事故等级、鉴定流程和赔偿标准。

比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争议需要鉴定的,应当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能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

---

二、鉴定全流程拆解

医疗事故鉴定就像给医疗过程做"体检",具体分五步走:

第一步:启动鉴定

- 患者或家属可以直接向医院提出

- 通过当地卫健委申请行政处理

- 起诉到法院后由法院委托鉴定

第二步:提交材料

需要准备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门诊记录、检查报告、用药清单)、相关费用凭证,如果已经报警或投诉,还要带上处理记录。

第三步:专家抽签

医学会从专家库里随机抽取3-7名单数专家,患者可以申请回避与当事医院有关联的专家。

第四步:现场鉴定

专家组会查看病历、询问当事人,必要时还会做医学检查。有个真实案例:王女士做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鉴定时专家发现手术记录与用药剂量不一致,最终认定医院存在过失。

第五步:出鉴定书

45天内会出具书面结论,明确是否构成事故、责任程度和患者损伤等级。

---

三、时间预估表

很多朋友最关心要等多久,这里给大家划重点:

- 医学会收到材料后5天内决定是否受理

- 受理后45天内必须出结果(疑难案例可延长)

- 对首次鉴定不服的,15天内可申请再次鉴定

比如去年杭州张先生的案例,从申请到拿到首次鉴定书用了38天,整个过程比预想的要快。

---

四、维权实用指南

1. 证据收集要趁早

- 立即复印封存全部病历(法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客观病历)

- 保留所有缴费单据、检查报告

- 用手机拍摄就医现场、药品包装等

2. 选择鉴定方式有技巧

- 与医院协商时选医学会鉴定

- 已起诉的选司法鉴定(法院更认可)

- 伤残等级鉴定建议选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

3. 遇到拖延怎么办

- 通过卫健委督促医院配合

- 向医学会发书面催告函

- 直接走司法程序

---

真实案例启示

2021年北京李阿姨做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医院坚称是正常并发症。通过医学会鉴定发现术前未做感染风险评估,最终判定为四级医疗事故,医院承担主要责任。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专业鉴定能发现普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

以上就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时长是怎样的?"的相关解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执业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您的健康权益。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所述时间节点基于现行法规,具体进度可能因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时长是怎样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0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医疗事故鉴定的完整流程,包括申请提交、材料审核、专家评估及鉴定结论制作等步骤,并说明鉴定时长(通常3个月至1年)及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文,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权益维护途径,指导医疗机构配合鉴定工作。

生病去医院,本来是想治好病痛,但如果遇到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了意外,心里难免会慌:"这算不算医疗事故?医院有没有责任?"先别着急下结论,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理清医疗事故鉴定的门道,手把手教你怎么维护权益。

---

一、鉴定依据的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鉴定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这两个文件就像医疗纠纷的"裁判手册",明确规定了事故等级、鉴定流程和赔偿标准。

比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争议需要鉴定的,应当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能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

---

二、鉴定全流程拆解

医疗事故鉴定就像给医疗过程做"体检",具体分五步走:

第一步:启动鉴定

- 患者或家属可以直接向医院提出

- 通过当地卫健委申请行政处理

- 起诉到法院后由法院委托鉴定

第二步:提交材料

需要准备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门诊记录、检查报告、用药清单)、相关费用凭证,如果已经报警或投诉,还要带上处理记录。

第三步:专家抽签

医学会从专家库里随机抽取3-7名单数专家,患者可以申请回避与当事医院有关联的专家。

第四步:现场鉴定

专家组会查看病历、询问当事人,必要时还会做医学检查。有个真实案例:王女士做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鉴定时专家发现手术记录与用药剂量不一致,最终认定医院存在过失。

第五步:出鉴定书

45天内会出具书面结论,明确是否构成事故、责任程度和患者损伤等级。

---

三、时间预估表

很多朋友最关心要等多久,这里给大家划重点:

- 医学会收到材料后5天内决定是否受理

- 受理后45天内必须出结果(疑难案例可延长)

- 对首次鉴定不服的,15天内可申请再次鉴定

比如去年杭州张先生的案例,从申请到拿到首次鉴定书用了38天,整个过程比预想的要快。

---

四、维权实用指南

1. 证据收集要趁早

- 立即复印封存全部病历(法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客观病历)

- 保留所有缴费单据、检查报告

- 用手机拍摄就医现场、药品包装等

2. 选择鉴定方式有技巧

- 与医院协商时选医学会鉴定

- 已起诉的选司法鉴定(法院更认可)

- 伤残等级鉴定建议选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

3. 遇到拖延怎么办

- 通过卫健委督促医院配合

- 向医学会发书面催告函

- 直接走司法程序

---

真实案例启示

2021年北京李阿姨做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医院坚称是正常并发症。通过医学会鉴定发现术前未做感染风险评估,最终判定为四级医疗事故,医院承担主要责任。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专业鉴定能发现普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

以上就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及时长是怎样的?"的相关解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执业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您的健康权益。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所述时间节点基于现行法规,具体进度可能因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医疗健康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