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案件中主犯和从犯涉案金额计算方式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64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职务侵占案件中主犯与从犯的涉案金额计算方式,结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及共同犯罪条款,阐明主犯以侵占财物总额为核心、从犯以实际参与程度为基准的认定规则,并提供法律实务中的量刑依据。

你好呀,我是总爱用大白话讲法律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职场人可能偷偷好奇过的话题:如果公司里有人合伙“拿”了公司的钱,主谋和帮忙的人要赔多少?金额怎么算?

先听个小故事

小张是公司出纳,被部门经理老王怂恿:"咱们把客户那笔20万货款分了,系统我帮你改数据"。半年后事情败露,小张哭着说"我只拿了5万",老王却声称"都是小张干的"。这时候法院会怎么算他俩的"欠款金额"呢?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和金额直接挂钩。而主犯和从犯的责任划分,主要看《刑法》第25-29条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主犯:像前面故事里的老王

• 要对整个犯罪团伙造成的全部损失负责

• 就算实际只分到10万,如果全案金额是50万,也得按50万担责

从犯:像被怂恿的小张

• 通常只对自己参与的部分负责

• 如果能证明只经手了20万中的5万,可能按5万追责

• 但!如果明知整个计划还帮忙,可能也要担全责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某物流公司主管虚构运费,3年侵占120万,其下属会计帮忙做假账分得30万。法院认定主管对120万全责,会计仅对30万担责。

案例2:4S店销售集体虚报维修费,店长虽未直接收钱但默许操作,最终被认定为主犯,需对全店80万损失负责。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1. 保存每一张纸片

工资条、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哪怕垃圾桶里的碎纸都可能成为证据

2. 先找律师再说话

在接受调查前务必咨询专业律师,有些话说了会直接影响金额认定

3. 主动退赔有技巧

就算暂时没钱全赔,也要书面承诺分期还款,这能直接影响量刑

4. 区分"被动"与"主动"

保留能证明被胁迫的证据(如威胁短信),但要确保真实合法

重要提醒

2022年新司法解释规定,职务侵占6万元以上就可能判刑,100万以上最高可判15年!金额认定直接关系着"坐几年牢"和"赔多少钱"。

以上就是关于"职务侵占案件中主犯和从犯涉案金额计算方式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优先推荐处理过同类案件的专家律师,一对一帮您梳理证据、预估金额,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职务侵占案件中主犯和从犯涉案金额计算方式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64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职务侵占案件中主犯与从犯的涉案金额计算方式,结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及共同犯罪条款,阐明主犯以侵占财物总额为核心、从犯以实际参与程度为基准的认定规则,并提供法律实务中的量刑依据。

你好呀,我是总爱用大白话讲法律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职场人可能偷偷好奇过的话题:如果公司里有人合伙“拿”了公司的钱,主谋和帮忙的人要赔多少?金额怎么算?

先听个小故事

小张是公司出纳,被部门经理老王怂恿:"咱们把客户那笔20万货款分了,系统我帮你改数据"。半年后事情败露,小张哭着说"我只拿了5万",老王却声称"都是小张干的"。这时候法院会怎么算他俩的"欠款金额"呢?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和金额直接挂钩。而主犯和从犯的责任划分,主要看《刑法》第25-29条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主犯:像前面故事里的老王

• 要对整个犯罪团伙造成的全部损失负责

• 就算实际只分到10万,如果全案金额是50万,也得按50万担责

从犯:像被怂恿的小张

• 通常只对自己参与的部分负责

• 如果能证明只经手了20万中的5万,可能按5万追责

• 但!如果明知整个计划还帮忙,可能也要担全责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某物流公司主管虚构运费,3年侵占120万,其下属会计帮忙做假账分得30万。法院认定主管对120万全责,会计仅对30万担责。

案例2:4S店销售集体虚报维修费,店长虽未直接收钱但默许操作,最终被认定为主犯,需对全店80万损失负责。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1. 保存每一张纸片

工资条、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哪怕垃圾桶里的碎纸都可能成为证据

2. 先找律师再说话

在接受调查前务必咨询专业律师,有些话说了会直接影响金额认定

3. 主动退赔有技巧

就算暂时没钱全赔,也要书面承诺分期还款,这能直接影响量刑

4. 区分"被动"与"主动"

保留能证明被胁迫的证据(如威胁短信),但要确保真实合法

重要提醒

2022年新司法解释规定,职务侵占6万元以上就可能判刑,100万以上最高可判15年!金额认定直接关系着"坐几年牢"和"赔多少钱"。

以上就是关于"职务侵占案件中主犯和从犯涉案金额计算方式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优先推荐处理过同类案件的专家律师,一对一帮您梳理证据、预估金额,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