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不是家务事!遭遇家暴该怎么办?法小云教你正确应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沉重但又特别重要的话题:当拳头代替了语言,当家不再是避风港,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先讲个小故事吧
上周有位阿姨来咨询,她说结婚三十年,每次丈夫喝酒后就会打人。以前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直到这次被打断两根肋骨才敢报警。其实根据全国妇联数据,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家暴,而报警的不到10%...
法律武器先认识
咱们国家有部专门保护受害者的《反家庭暴力法》,还有《刑法》《民法典》里都有相关规定:
1. 人身安全保护令(反家暴法第23条)
只要遭受或可能遭受家暴,都可以向法院申请。法院必须在72小时内作出裁定,最快当天就能拿到。去年在杭州就有个案例,张女士申请后,法院禁止丈夫在200米内接近她和孩子。
2. 家暴是法定离婚事由(民法典第1079条)
李女士起诉离婚时提交了五次报警记录和医院验伤报告,法院最终判决离婚并让男方赔偿3万元精神损失费。
3. 严重可能构成犯罪(刑法第260条)
王先生长期殴打妻子致其耳膜穿孔,最后以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
七步自保指南
法小云整理了一套"保命操作手册",建议收藏备用:
第一步:先保命
立即躲进有锁的房间或逃往邻居家,危急时可用椅子等物品自卫,但不要主动攻击。
第二步:立即报警
要说清楚"我被家人打了",要求民警做笔录。记得要拿到《报警回执》和《家庭暴力告诫书》,去年上海就有凭告诫书成功申请人身保护令的案例。
第三步:马上去医院
要求医生详细记录受伤情况,拍下伤口照片。记得保留病历、检查单、缴费凭证,这些都是重要证据。
第四步:证据收集
微信威胁记录、撕破的衣服、砸坏的物品都要拍照。可以请物业或邻居作证,去年成都法院就采信了邻居的证言。
第五步:申请保护令
带着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有专门绿色通道。保护令内容包括禁止施暴、禁止骚扰、迁出住所等。广州有位女士申请后,丈夫被要求搬离共同住所。
第六步:临时庇护
各地妇联都有庇护所,提供食宿和法律帮助。拨打12338妇女热线,工作人员会协助安排。
第七步:后续处理
想离婚可起诉并要求赔偿,想继续过日子的建议接受心理辅导。北京某区法院就建立了家暴案件心理干预机制。
常见误区要避开
× 为了孩子忍一忍
× 家暴取证特别难
× 只有打人才算家暴
(冷暴力、经济控制、语言侮辱都算!)
最后法小云想说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你的忍让可能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刃。记住,你不是孤立无援,法律会为你撑腰。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暴力处理步骤有哪些?如何妥善处理家庭暴力事件?"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要默默承受。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我们会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走出阴霾的第一步,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