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贴近生活的话题——你有没有在朋友圈、二手平台或者小摊位上买过“大牌同款”包包、鞋子?价格便宜还长得和正品几乎一样,心动的同时有没有担心过:卖这些东西的人会不会被抓呀?
别急着划走!今天这篇“纯干货”不仅告诉你答案,还会手把手教你遇到问题怎么办,看完就能避坑!
卖假“大牌”真的会被罚吗?
先甩结论:会!而且可能赔钱又坐牢!
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国家的《商标法》第57条写得清清楚楚: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或者卖这种带假商标的商品,都属于侵权!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广州某商家在网上卖假冒“某运动品牌”鞋子,虽然自称“高仿”,但法院判他赔偿正品公司15万元,还要公开道歉!你看,一句“我不知道是假货”可不管用!
卖假货会面临哪些后果?
1. 赔钱三连击
- 正品公司可以要求你赔偿实际损失(比如他们少赚的钱)
- 如果算不清损失,最高能罚你500万元!(《商标法》第63条)
- 还得自掏腰包销毁所有假货!
2. 严重了要坐牢
如果卖假货赚的钱超过5万元,或者囤的假货价值超过15万元,就构成《刑法》第214条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最高能判3年!
再来看个案例:杭州一微商卖假化妆品,两年赚了80万,最后被判2年半,罚款40万。她在法庭上哭诉“只是转发别人的货”,但法院说:“你长期经营,不可能不知情!”
不小心卖了假货怎么办?
别慌!法小云教你三步自救:
第一步:立即停手!
马上把商品下架,哪怕已经收钱了也要停止发货。很多平台(比如某宝、某多多)都开通了“侵权举报通道”,主动下架能降低处罚力度。
第二步:联系正主
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品牌方(官网客服或律师函上的联系方式),诚恳道歉并协商赔偿。悄悄说:很多品牌为了快速解决纠纷,会对“不知情的小卖家”适当降低赔偿金额。
第三步:证据锁柜
保存好这些材料,关键时刻能救命!
- 供货商的联系方式、聊天记录
- 进货合同、付款凭证
- 商品照片和已售出的交易记录
法小云特别提醒
如果接到法院传票,千万别玩消失!立刻带着所有证据找专业律师,很多案件可以通过“证明自己无主观恶意”来减少赔偿。
以上就是关于【出售商标侵权物品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3分钟就能匹配到擅长商标案件的律师,帮你梳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用最低成本化解危机!
法律看似冰冷,但其实处处留着“知错能改”的温暖缝隙~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