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的刑事案件,具体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85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列举相关法律条文(如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阐明法律责任与后果,强调维护国家机关公信力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你好呀,我是总爱和你聊点法律小故事的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话题——当你发现有人穿着警服收保护费,或者自称"局长"要求转账,咱们到底能不能直接送他进局子?

先听个小故事

去年有个新闻特别逗:骗子穿着网购的"税务稽查"制服,跑到小餐馆说"查账",结果老板发现他连税单都不会填。最后这位"影帝"被真警察带走时,还坚持要演完:"你们这是妨碍公务!

你看,生活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但遇到这种事,我们该怎么判断该不该报警立案呢?

---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会构成犯罪:

1. 确实在冒充:不管是穿假制服、伪造证件,还是口头自称,只要让人误以为是真公职人员就算

2. 有具体行为:比如以"办案"名义收钱、用假身份获取便利等

3. 造成后果:包括实际骗到钱财,或者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举个真实的案例:2021年杭州法院判决的王某案。他伪造消防检查证件,以"罚款"名义收取商户3万元,最终因招摇撞骗罪获刑2年。

---

二、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别慌!记住这四步应急包:

第一步:稳住别暴露

假装配合但要留心眼:"您稍等,我联系下单位财务"(悄悄录音录像)

第二步:证据收集三件套

• 保存聊天记录/通话录音

• 拍下对方证件/制服细节

• 记清时间地点和在场证人

第三步:立即报警的正确姿势

到派出所这么说:"我可能遇到冒充公职人员诈骗,已经保留了XX证据...

第四步:维权锦囊

如果造成损失,可以:

1. 通过刑事诉讼追回钱财

2. 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3. 向监察机关举报不作为(如果发现真公职人员有问题)

---

三、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 外卖小哥穿警用雨衣送餐——不算犯罪(但可能被行政处罚)

• 剧组拍戏穿警服——必须向公安机关报备

• cosplay爱好者穿仿制制服——领口袖口不能有真实徽章

---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的刑事案件,具体的立案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穿着制服要查水表、亮证件要求转账的情况,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真实律师在线待命,三分钟就能匹配到处理过类似案件的专家。

记住:制服能造假,但法治不会骗人。咱们既要保护自己,也要守护社会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呀~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关于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的刑事案件,具体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85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列举相关法律条文(如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阐明法律责任与后果,强调维护国家机关公信力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你好呀,我是总爱和你聊点法律小故事的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话题——当你发现有人穿着警服收保护费,或者自称"局长"要求转账,咱们到底能不能直接送他进局子?

先听个小故事

去年有个新闻特别逗:骗子穿着网购的"税务稽查"制服,跑到小餐馆说"查账",结果老板发现他连税单都不会填。最后这位"影帝"被真警察带走时,还坚持要演完:"你们这是妨碍公务!

你看,生活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但遇到这种事,我们该怎么判断该不该报警立案呢?

---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会构成犯罪:

1. 确实在冒充:不管是穿假制服、伪造证件,还是口头自称,只要让人误以为是真公职人员就算

2. 有具体行为:比如以"办案"名义收钱、用假身份获取便利等

3. 造成后果:包括实际骗到钱财,或者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举个真实的案例:2021年杭州法院判决的王某案。他伪造消防检查证件,以"罚款"名义收取商户3万元,最终因招摇撞骗罪获刑2年。

---

二、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别慌!记住这四步应急包:

第一步:稳住别暴露

假装配合但要留心眼:"您稍等,我联系下单位财务"(悄悄录音录像)

第二步:证据收集三件套

• 保存聊天记录/通话录音

• 拍下对方证件/制服细节

• 记清时间地点和在场证人

第三步:立即报警的正确姿势

到派出所这么说:"我可能遇到冒充公职人员诈骗,已经保留了XX证据...

第四步:维权锦囊

如果造成损失,可以:

1. 通过刑事诉讼追回钱财

2. 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3. 向监察机关举报不作为(如果发现真公职人员有问题)

---

三、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 外卖小哥穿警用雨衣送餐——不算犯罪(但可能被行政处罚)

• 剧组拍戏穿警服——必须向公安机关报备

• cosplay爱好者穿仿制制服——领口袖口不能有真实徽章

---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的刑事案件,具体的立案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穿着制服要查水表、亮证件要求转账的情况,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真实律师在线待命,三分钟就能匹配到处理过类似案件的专家。

记住:制服能造假,但法治不会骗人。咱们既要保护自己,也要守护社会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呀~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