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联系和不同之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1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核心概念,从定义、法律处罚、实际案例及两者联系与区别入手,结合《刑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帮助读者理解犯罪行为的不同阶段及其法律后果,提升法律意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追剧的时候发现好多犯罪剧情都卡在"动手前一刻",看得人抓心挠肝的有没有?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就差一步"的法律问题——当坏人掏出刀又放回去,或者买了毒药却倒进下水道,这些行为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犯罪呢?

先划重点:

犯罪预备就像考试前买好了小抄

犯罪中止就像考试时自己把小抄撕了

虽然都没作弊成功,但后果大不同!

---

一、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刑法》第22条和第24条,这两个"未完成的犯罪"是这样规定的:

犯罪预备

举个栗子:张三网购毒药准备报复同事,快递还没拆就被警察查获

√ 处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

√ 没能真正着手实施犯罪

法律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

举个栗子:李四给仇人下毒后突然后悔,主动送对方去医院抢救成功

√ 发生在犯罪实施过程中

√ 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或阻止结果发生

√ 法律规定: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二、真实案例帮理解

案例1:网购刀具反悔案

王五在网上购买管制刀具准备报复前女友,付款后越想越害怕,主动联系商家取消订单。法院认定属于犯罪中止,最终免予刑事处罚。

案例2:跟踪蹲点被抓案

赵六连续三天在仇家小区蹲点观察,被保安发现后报警。虽然还没实施伤害行为,但仍以故意伤害罪(预备)被追究刑事责任

---

三、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1️⃣ 及时刹车最重要

哪怕已经买了工具、制定了计划,只要在真正动手前放弃,都可能构成犯罪中止。就像开车时发现红灯赶紧踩刹车,总比闯过去后果轻

2️⃣ 保留证据更有利

如果是被他人威胁参与犯罪预备,记得保存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就像手机里的防诈骗截图,关键时刻能证明自己是被迫的

3️⃣ 专业咨询要趁早

发现自己或亲友可能涉及这类行为,建议立即联系律师。就像生病要及时看医生,法律问题越早咨询越能控制风险

---

四、关键区别一张表

| | 发生阶段 | 主观意愿 | 法律后果 |

|----------|--------------|------------|-----------------|

| 犯罪预备 | 准备阶段 | 被迫停止 | 可从轻但不能免除 |

| 犯罪中止 | 实施阶段 | 主动停止 | 可免除或减轻 |

---

以上就是关于"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联系和不同之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先深呼吸不要慌,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优先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用最快速度帮你理清问题、找到出路。

法律问题就像突然爆胎的汽车,自己胡乱修理可能适得其反,找专业师傅才能安全上路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联系和不同之处?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1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核心概念,从定义、法律处罚、实际案例及两者联系与区别入手,结合《刑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帮助读者理解犯罪行为的不同阶段及其法律后果,提升法律意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追剧的时候发现好多犯罪剧情都卡在"动手前一刻",看得人抓心挠肝的有没有?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就差一步"的法律问题——当坏人掏出刀又放回去,或者买了毒药却倒进下水道,这些行为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犯罪呢?

先划重点:

犯罪预备就像考试前买好了小抄

犯罪中止就像考试时自己把小抄撕了

虽然都没作弊成功,但后果大不同!

---

一、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刑法》第22条和第24条,这两个"未完成的犯罪"是这样规定的:

犯罪预备

举个栗子:张三网购毒药准备报复同事,快递还没拆就被警察查获

√ 处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

√ 没能真正着手实施犯罪

法律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

举个栗子:李四给仇人下毒后突然后悔,主动送对方去医院抢救成功

√ 发生在犯罪实施过程中

√ 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或阻止结果发生

√ 法律规定: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二、真实案例帮理解

案例1:网购刀具反悔案

王五在网上购买管制刀具准备报复前女友,付款后越想越害怕,主动联系商家取消订单。法院认定属于犯罪中止,最终免予刑事处罚。

案例2:跟踪蹲点被抓案

赵六连续三天在仇家小区蹲点观察,被保安发现后报警。虽然还没实施伤害行为,但仍以故意伤害罪(预备)被追究刑事责任

---

三、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1️⃣ 及时刹车最重要

哪怕已经买了工具、制定了计划,只要在真正动手前放弃,都可能构成犯罪中止。就像开车时发现红灯赶紧踩刹车,总比闯过去后果轻

2️⃣ 保留证据更有利

如果是被他人威胁参与犯罪预备,记得保存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就像手机里的防诈骗截图,关键时刻能证明自己是被迫的

3️⃣ 专业咨询要趁早

发现自己或亲友可能涉及这类行为,建议立即联系律师。就像生病要及时看医生,法律问题越早咨询越能控制风险

---

四、关键区别一张表

| | 发生阶段 | 主观意愿 | 法律后果 |

|----------|--------------|------------|-----------------|

| 犯罪预备 | 准备阶段 | 被迫停止 | 可从轻但不能免除 |

| 犯罪中止 | 实施阶段 | 主动停止 | 可免除或减轻 |

---

以上就是关于"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联系和不同之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先深呼吸不要慌,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优先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用最快速度帮你理清问题、找到出路。

法律问题就像突然爆胎的汽车,自己胡乱修理可能适得其反,找专业师傅才能安全上路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