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既贴近生活又有点严肃的话题——去医院看病时遇到医生漏诊,医院到底要不要赔钱呢?
想象一下:你因为咳嗽去医院检查,医生简单听诊后说是感冒,结果一个月后咳嗽加重,再去检查发现其实是肺炎。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要是第一次就能查出来,是不是不用受这么多罪?”这种心情法小云特别理解,今天就带大家从法律角度找答案。
一、医院漏诊真的会吃官司吗?
先说结论:漏诊不一定会担责,但关键要看医院有没有过错!
根据《民法典》第1218条,医院在诊疗活动中有过错,并且这个过错造成了患者损害,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不是所有漏诊都要赔钱,重点要看医生的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有位张女士因腹痛就医,医生未做详细检查就诊断为肠胃炎,三天后患者因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法院审理发现,医生在首诊时没有询问月经史、未做B超检查,认定存在过错,判决医院赔偿12万元。
二、法律判断的三大关键点
1. 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民法典》第1221条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时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赔偿。
2. 漏诊与损害的因果关系
比如原本早期癌症漏诊变成晚期,这种因果关系明确的更容易获得赔偿。但如果漏诊的疾病本身难以发现(如某些罕见病),可能不会认定责任。
3. 患者是否配合治疗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15条特别说明,患者隐瞒病史或拒绝检查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
三、遇到漏诊的维权四步法
1. 马上保存证据
- 门诊病历本(现在很多是电子病历,记得及时打印)
- 检查报告单和影像资料(X光片、CT片要保存好)
- 缴费发票和用药清单
- 后续治疗的完整记录
2. 及时复印封存病历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16条,患者有权在医患双方在场情况下封存病历,这是维权的核心证据。
3. 三步维权路径
- 先协商:带着证据找医院医务科沟通
- 再投诉:拨打12320卫生热线或向当地卫健委反映
- 后起诉:向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注意1年诉讼时效)
4. 专业鉴定不能少
医疗纠纷案件通常需要做医疗损害鉴定,可以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在诉讼中申请法院委托鉴定。
四、你需要知道的时间节点
- 发现漏诊后1年内可起诉
- 封存病历需在出院后6小时内提出
- 医疗损害鉴定通常需要30-60个工作日
小贴士:
如果发现医生连基础检查都没做就下结论,或者不同医院给出截然不同的诊断,就要提高警惕了。这时候可以要求医生在病历中写明诊断依据,或者直接申请会诊。
以上就是关于【医院漏诊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执业律师在线服务,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对口的律师,无论是指导取证还是代理诉讼,都能帮您制定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法律问题找专业的人,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哦!